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可能用的4种行为方式

2022-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毕嵘时间管理

根据德瑞克斯的分析,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可能用建设性或破坏性的方法,也可能用主动性或被动性的方法。因此形成如下四种行为方式

(1)主动一建设性:即成就表现,如在学校成绩优良、活动出色。

(2)主动一破坏性:即骚扰表现,如行动粗鲁、反抗、叛逆等。

(3)被动一建设性:即乖巧可爱,如听话等。

(4)被动一破坏性:即懒惰,如磨蹭拖拉、固执等表现。

孩子选择用哪种行为方式,主要看其行为结果,孩子通常都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良好的行为来满足行为目的,如果孩子认为良好的行为无法达到目的时,便会采取骚扰、破坏性的行为来达到目的。

儿童是最好的观察家,却是最差的行为解释者,他们误认为好行为付出的努力多却得不到关注,不好的行为无须付出努力却得到很多关注(批评和责罚都是关注,从而达到行为目的,只要能达到行为目的的行为都会保留下来,因而更多地会表现出这些不当的行为。

由于父母的双重标准——对好的行为标准很高,对不当的行为标准很低,导致他们常常忽视孩子的努力和良好表现,认为学生好好学习是理所应当的,而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几乎是有错必纠。

父母这种双重标准客观上导致了这样一种亲子互动状态——孩子好好表现时无人理踩,孩子不好好表现时就会被提醒、催促、警告、责罚等,孩子因表现不好反而获得很多注意。孩子最喜欢的是被鼓励和肯定,最不喜欢的是被忽视,被当作可有可无的“无影人”,即使是被批评、责罚也比被忽视好——因为提醒、批评、指责、唠叨等也是一种关注,也能让孩子的行为目的达到,于是这些行为得以保留,并成为习惯。

比如某孩子原本站着没敲玻璃,教师先阻止其他同学,还没来得及表扬他,他就误认为敲玻璃是被关注的,不敲玻璃是被忽视的,因而跑去敲玻璃,结果果然被教师关注到。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行为目的都属于获得注意以后,我们就知道有效的应对方法——暂时忽视他们的不当行为,当他们表现良好行为时要及时给予注意,重点在于“给”,不要让他们“得”到注意,即不要被孩子控制了。

如果教师可以暂时忽视孩子敲玻璃这件事,而先关注他的良好表现,比如说:“刚刚我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敲玻璃,而你却站着没动,特别遵守学校纪律,老师要大大地表扬你。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样的回应满足了孩子的行为目的,他的好行为因为被强化而得以保留,下一次他借以获得注意的好行为就会更多地重复出现,进而养成规矩的习惯。

另外,我们从行为目的路线图中还可以看出另一类孩子——乖巧可爱型的孩子,他们的良好行为(听话、乖巧等)如果没有被关注,就会用懒情等被动的方式回应。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孩子也可能直接到无助的自暴自弃。

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获得注意这个层面上有有用的、建设性的行为,而从争取权利开始,直至自暴自弃,都只有无用的、破坏性行为。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生气、愤怒的时候,孩子的行为目的就是争取权利。

这样看来,从父母生气、并对孩子发脾气起,孩子就不再有好行为了。因此,父母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时,确保自己情绪稳定,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法,避免让孩子的行为目的升级,使问题扩大以致难以解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