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周杰伦的新歌,不喜欢村上春树,却喜欢你 | 独木鸟日记
日子那么长,生活该更美好些 ,想遇到更多喜欢的歌,喜欢的书,喜欢的作者 ,还有喜欢的人
时间像水一样的流,我看不到,也抓不着,有时候,它晶莹剔透,映射着阳光,还能看到鱼虾的跃动,有时候,又像凛冬将至,只有寒冷的乌云。
不那么喜欢。
闭上眼的时候,想看到风,可在办公室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办法想象,想象不到在草地上打滚时闻到的味道,想象不到在一个阳光和煦,也不热的秋天,在树下和喜欢的人聊天,也想象不到大雪纷飞时穿着暖和的棉袄,看着对面可爱的眼睛。
能想象这些的时候,心会像薄薄透光的树叶,系着荡起的风铃。想象不到的时候,心就会变成皱巴巴的塑料,瘫倒在枯萎的花地中间。
日头都会过去,太阳升起,就有落下,可喜欢的感觉,又在哪里呢。
这又是平淡的一天,中午在办公室午睡的时候,我躺在简易床上,看着窗外的光,想这样的日子是不是该变了。
今天看书。
村上春树的《奇鸟行状录》看完了第一部,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只是依旧没察觉到和自己的共鸣,觉得有点遥远了,那发生在遥远的中蒙边境的故事,好遥远,那些崎岖离奇的故事,不知道与自己,有怎样的联系,精神上的共鸣也不多。
他书中的最大亮点,对我来说,是那些特别细致的生活描写,心理描写,作为一名作家,可真是不怕麻烦啊,什么都写,怎么想的都写,一点点的心思,就可以写成一曲蜿蜒曲折的脑海大戏,也正是村上的这种写作风格,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他吧,那些字里行间,很多时候就像是写的自己。
村上的文字是一种在平淡中娓娓道来的风格,他从来不会一惊一乍,大部分小说的主角都是“我”,而“我”似乎永远是一个很温和且平淡却又有细腻内心的人。这种轻描淡写,却又舍得下笔墨,去写现实的生活,写出人心的真实细腻和摇摆,加上一些神秘的意象,离奇的故事,便构成了我眼中的村上春树。
但他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我不是特别喜欢,感觉缺少一种力量,我并不喜欢在文学中,故事里,人物那,将蕴藏的东西,用离奇的意象,去让读者猜测,然后在这种神秘中,以拔高自己的境界。
无论是发条鸟的声音,还是1Q84中的两个月亮,还是羊男,还是什么其他的……这些和生活产生了疏离,不管其他读者怎样捧,说这些背后藏着多么深邃的思想和意义,但在我看来总归有点儿故弄玄虚。
比如村上在散文集中谈起自己开始写作的原因,说只是因为看了一场球赛,在观众席上,觉得自己应该写小说了,于是便写了。
他这样写:“似乎是有什么东西慢慢的从天空中飘落而下,而我摊开双手牢牢的接住了它,某一天,什么东西突如其来地闪现在眼前,于是万事万物为之面目一变……”
这种忽如其来,这种随性自然,在旁人看来只是忽然间的灵光一现,有种空灵和自由,如同神启般,便是村上的风格。
其实,他将很多信息都藏了起来,他没告诉读者,那场球赛是何等的精彩,他最喜欢的球队,奇迹般的表现,那种感动和被激励,不能说不是影响他决定的原因。
可是这些都被藏起了,读者没看到因,只看到果,小说中也是,很多浪漫的意境,很多决定,都神神秘秘的没有原因。
这样是很好的塑造了一种空灵或神秘的意境,但对于读者而言,我却认为,他藏起来的许多关键信息和思考路径,才是我们理解这个现实世界更需要的东西。
真正有力量的文学,要给人更多的智慧、信心、以及勇气,希望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看到这些,我的创作,也要走向这些。
以上评论,也只是我在此时的片面想法,不代表终身立场,对于村上春树这样享誉世界的作家,我也依旧尊敬并期待,他的自律永远值得我学习。
我也欣赏他文字里时而的俏皮和可爱,还记得在《挪威的森林》中,他写喜欢绿子的程度,就像喜欢春天的熊,可爱的,毛茸茸的,然后愿意和你打滚,咕噜噜的,一玩就是一天,这太棒了,就是这样的喜欢。
我也曾写过类似的喜欢:“我喜欢纯粹的东西,比如天上的云,比如地上的雪,比如洁白的熊,又比如说,你。”
其实喜欢一个人,喜欢一本书,喜欢一首歌,又哪里需要太多理由呢,不那么喜欢也不需要理由吧。每个人都不一样,也不需要附和。
我就老老实实的承认:《奇鸟行状录》太长太厚,故事展开太慢,看起来好累,这也未尝不可吧,哈哈,这样又哪里需要我写上这整整一篇日记的理由呢。
只是简简单单,纯粹的喜欢和不那么喜欢而已。
还有哦,前天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在朋友圈刷屏了,我听了一遍……然后,觉得自己并不怎么喜欢,明明以前杰伦的歌好听多了,可我不敢说。
哈,现在终于在日记里,吐了个槽,舒心,嘻嘻,虽然不是那么喜欢这首歌,但还是喜欢周杰伦,所以,我们还可以是朋友对吧(笑)
日子那么长,生活该更美些,想遇到更多喜欢的歌,喜欢的书,喜欢的作者,还有喜欢的人,并好好珍惜。
今天的我,不喜欢周杰伦的新歌,不喜欢村上春树,却喜欢你。
这总不会是错的吧。
《 不喜欢周杰伦的新歌,不喜欢村上春树,却喜欢你 》
独木鸟日记
策划:“独木鸟”
作者:抓星星的小超
2019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