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雁行分享会之时间管理

2015-07-06  本文已影响366人  Sandy的小屋

本次演说的大纲

对于时间,我坚信的原则

对时间管理工具的认识

训练的顺序: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请开始实践吧

请现在就开始实践吧

(温馨提示:讲完之后,文稿会发送给大家)


对于时间,我坚信的原则

对于未来时间的认知偏差:心理学研究发现,同眼前的情形相比,人们往往会更高地估计自己在未来所拥有的时间资源。也就是说,人们在决定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能想到很多其他也需要做的事情。相反,在设想未来的情景时,却不容易想到太多需要做的别的事情,所以总觉得自己会有更多时间可用。 ——《追时间的人》

关于注意焦点:注意焦点指的是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哪一个选项上。在很多情境实验当中,当前以及将来的结果会被同时呈现在被试面前,就像做一道选择题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同时考虑各种不同时间点的结果。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人们往往会专注于眼前的情形而忽略了以后的结果,或者对以后的结果仅有模糊的想法。比如通宵打游戏。

所以,人们应当努力培养冷静下来全面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比如说,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必须停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让自己从眼前投入的状态中抽离出来,以便做一个总体而言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追时间的人》

“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少年派》

同理,时间就这样流逝,我都还没有好好珍惜,和它们告别,此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样的感觉让我逐渐正视时间以及此刻。


对时间管理工具的认识

工具仅仅是工具,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工具背后的思维,最终达到不用工具而游刃有余的境界。

普通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使用的是目标意图, 是:我要做什么.... 而他对自己的实验对象,使用了一种替代范式。强迫实验对象,使用一种称之为:执行意图的思考范式来思考。结果令人惊讶,人们更容易克服拖延症、达成目标。

什么是执行意图?就是使用if...then...的思考范式。“目标意图”仅仅说明了人们想做、实现什么事情,例如“我打算减肥”。而“执行意图”指的是如果预想的紧要关头真的出现了的话,那么,人们将会怎么做以实现目标。例如,“如果明天晚上与朋友一块去就餐的时候,朋友向我推荐各种特色菜,那么,我只点一个沙拉!”。

以下以瘦身为例。对影响瘦身的关键情景思考得越成熟,那么,就越容易形成强有力的瘦身执行意图,最终瘦身越容易成功。
我们可以将影响瘦身的关键情景分成四类:1)影响自己瘦身的重要人物(主要包括:a.身边的同事;b.亲友;c.重要家人;d.来往的客户与合作伙伴;e.媒体宣传;f.偶像 2)影响自己瘦身的环境(如办公室环境、居家环境、公共环境、交通环境 );3)影响自己瘦身的情绪(如,悲伤时,决定吃冰淇淋鼓励自己 );4)其他。

使用“执行意图”,围绕以上影响自己瘦身的“关键情景”,制定自己的执行意图卡片,将帮助我们成功实现目标。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事先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关于【瘦身的情绪】的执行意图卡片:
如果我非常悲伤,那么,我去KTV唱歌而不是畅饮暴食
如果我非常高兴,那么,我去与友人爬山而不是畅饮暴食

执行意图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逼使人们不再在认知层面去思考,而是通过非常频繁的训练,尤其是在时间维度上,对行动进行提前预测与规划,最终形成一种生理本能,随着if...then...的思考多了,它最终将促使你达成众多无意识目标完成。思考得越多,改变得越慢。。。但是,if...then...成了生理本能,成了你的言语习惯,我要。。。不再在自己的字典中出现,你的改变还会远吗?

原文参考:心智工具箱(4):执行意图

每日时间时间计划精算 by sandy.png

一天当中需要做的往往不止三件,有很多琐碎的事情以及需要为未来做准备的事情,用表格来对事情进行安排,可以更好地梳理一天的需要做的事情。

我目前的状态是,大部分时候已经不需要用番茄工作法来让自己进行专注了。不过针对那一些自己感觉不到很大价值感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方面,还是会进行使用。


时间管理学习进度: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每一个工具都可以帮助你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最本质的是它可以锻炼你某一个方面的思维,等你使用稳定之后,工具的思维习惯已经内化进入了你自己的决策体系当中,就需要做一做减法,去掉这一些条条框框,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一阶段 先从每日三件事开始,先坚持下来,初期不需要太过于追求效率以及质量。重点是用心体会自己每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记录和分析什么因素经常成为完不成任务的障碍,对这一些障碍进行分类,对此有意识地察觉。
第二阶段:根据自己对一件事情完成时间的估计,填写时间精算表;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记录,对自己经常遇见的障碍已经有所了解,再通过执行意图的训练,提前对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解决。
第三阶段:加入番茄工作法,提高单位时间内工作的效率,更加专注。
第四阶段:在每一天持续思考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之后,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一定反思,再根据价值观,优化自己的抉择,当价值观明确之后,每一天就很自然地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第五阶段:当执行意图成为你的思维习惯,你的计划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率地执行。你可以不用刻意地提醒自己训练,自然而然为计划提前准备。
第六阶段:当你对一天可以运用的时间有更加清晰地掌握,什么时间可以完成什么样的事情,整个时间精算表已经在你心中,你不需要可以填写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安排。
第七阶段: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加入对你的价值观的思考,选择最有效率的方式执行,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你会相当专注,自然而然寻找一切方法放大价值,就可以不用番茄工作法对自己设置框架。

有两点需要进行说明:

  1. 每一个阶段并不是串联而是并联的,它们同时进行,只是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一样。
  2. 这是我反思自己的流程以及未来的方向设置的阶段,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根本的原则不变:先坚持,再提升质量;一点点进步;先利用工具训练思维,思维内化之后放弃框架。

我现在其实也在逐步地修炼当中,也在不断通过反思和记录来提高自己,共勉。


请开始实践吧

下面我列举一小部分可以开始的行动,大家可以随意脑补。

可以开始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做吧。


请现在就开始实践吧

我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流程思考并写下自己明天的三件事。

下面就请大家写下来吧。
当你进行过这样一系列的思考之后,虽然文字本身变化可能不大,但是原本的三件事情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三件事了,而是你最最想要做的,你可以做到的以及你可以获得很大价值感的三件事情了。这样的改变不会直接从你的文字当中体现出来,只有自己知道。这样的感觉很爽,哈哈~试一试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