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对话》:如何练就高段位沟通本领

2018-04-06  本文已影响35人  爱Summer

大街上,有个小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小男孩不听,赖在原地,非要买棉花糖不可。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终于拿到了棉花糖,开心地对小糖人说:“大圣你看,你的筋斗云来了!”

如果你是这位孩子的妈妈,会不会刚开始心里怪孩子不懂事,后来才发现孩子是如此的可爱。但是自己没有觉察到孩子真正的需求,从而丧失了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机会。

毋庸置疑,有效沟通是通往健康人际关系的关键。

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人的沟通结果往往不能让自己满意。而且,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发挑剔;越是重要的关系,我们越容易忽略。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有效沟通?我们又忽略了哪些重要沟通策略?

今天读到一本书《高难度对话》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教你挖掘人际关系的本质,并给你一套切实可行的沟通策略,助你成为高段位沟通者。

书的作者是迈克·贝克特尔,一位金牌培训师,担任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公司的高级培训顾问,对人际关系沟通很在行。他的《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很是畅销,让内向人士与陌生人也有话说。

这一本则更进一步,帮助我们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

作者把人际关系中的隔阂比作房间里有头大象,如果我们对于冲突置之不理,这头大象就好像身体里的毒瘤一样,慢慢滋长,直到一发不可收拾。

要成为高段位沟通者,作者认为我们先要看到沟通的本质,即看到冲突背后的人的基本需求,这是消除大象的第一步。

这些基本需求书中分为六种,分别是安全与保障、冒险、成长、接纳、关联、价值感。

安全与保障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感”。

比如情侣之间,女生最喜欢问的就是“你爱我吗?”,而且最少每天问一遍,很多男生都会觉得没法理解,“昨天不是刚问过吗?”,可女生好像失忆了一样,每天都想问,而且你必须回答,你不回答,就是“不爱我”。

聪明的男生懂得,女生这样的行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你只需要真心回答“亲爱的,我真的爱你”,她就会特别满足,你们的关系也会很稳固。

冒险和安全看似相反,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和成长紧密相关。

因为人生中大部分成长时刻,恰恰发生在我们离开舒适区的时候,成长需要我们冒险,并且付出努力和承担风险。

人们都有被接纳、被认可的需求。

当有人真正关心我们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时候,我们就有力量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

虽然每个人都有缺点,但在爱的人面前,我们总是不用顾忌展示真实的自我,不必卖力表现,不用小心掩饰,这就是接纳的力量。

生活意味着分享,分享让我们和他人相关联。

我们喜欢吃饭之前先拍照发朋友圈,喜欢买个好东西就晒一晒,如果一个人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也就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健康的人是无法拥有健康人际关系的。

每个生命的独特性,正是他创造价值的最有力工具。

我们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和渺小,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自己也没什么价值。

假如两个人都觉得没什么能奉献给对方,也就陷入了一种没有意义的相处模式,也就是“凑合”。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取代的,没人能和我们一样,想要活出自己的样子,就要脱离比较,充分利用造化赋予我们的独特性。

作者说: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他的6个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那就能为健康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然而,很多人的身体虽然长大了,心智依然还是个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这就是沟通变得具有挑战性的根源。

是时候长大成人了。

不过还没完,心智成熟之后,我们还需要有一套沟通策略,来帮助我们打造人际关系工具箱。

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照了x光片,确定了是哪种病症,就要开始动手术了,这时候需要在工具箱里选用不同的工具。

作者也给出了六种工具和六项技能,来帮助我们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下面选取了四个最关键步骤来一一说明。

营造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基础。就像我们坐飞机的时候,飞行员一定会告知乘客要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飞机遇到气流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开始恐慌。

而人际关系中也难免会遇到波折,对于亲密关系而言,重大的波折也在所难免。

那如何最有效避免波折对我们亲密关系的破坏呢?作者说,我们需要学习关注他人的需求,有意识地让对方感到被珍视,即“营造安全感”。

就像盖房子一样,营造安全感就是搭建地基,当地基打牢了,安全就得以保障,沟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这个策略其实就是从内在需求出发,因为我们都想被爱、被肯定、被珍惜、被呵护。

打好地基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建房子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第二个策略,也就是“正面对话和换位思考”。

学会正面对话和换位思考

什么是正面对话?有研究显示,人们在沟通中有一个7:38:55原则,55分是通过我们的身体语言,38分是通过我们的语气语调,只有7分是通过语言传递的。

正面对话要求我们能合理利用这个原则,但是现在网络科技发达,我们有时候仅仅是发个“微信”来沟通。

事实上,这又会大大降低我们的沟通效率。因为当我们用微信交流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个要素:语言,因为我们丧失了93%的有效沟通工具。

“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自行补缺”,通俗一点就是“臆想”,比如丈夫12点了还没回家,妻子打了几个电话都没人接,她可能会能想出1万种丈夫的行为可能。

这也是正面对话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换位思考也不可忽略。

有个故事下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人请他的瞎子朋友吃饭,吃的很晚,瞎子说要准备回去了,主人就给他点了一盏灯笼,他很生气地说:“我本来就看不见,你还给我灯笼,这不是嘲笑我吗?”

主人说:“我是担心你才给你灯笼的,你拿着灯笼的话,别人就看得到你,这样即使黑夜也不怕别人撞到你了。”

所以,作者主张正面对话和换位思考。局面越僵,越需要我们转向面对面沟通,设法弄明白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在真正正面对话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沟通最有效呢?除了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倾听。

践行倾听

仔细回想一下,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要少说多听”时那种强烈的认同感。没有人不渴望理解、关系和关注,这是我们内在需求之一。换句话说,一切装逼,都是为了“求点赞”。

卡耐基曾说:“表达关注的最佳方式是倾听。”在《人性的弱点》中有这样一个关于践行倾听赢得友谊的故事:

卡耐基在晚宴上遇到了一位植物学家,在两人的交谈中,他一直都在认真听植物学家聊植物,期间保持主动互动,还主动邀请对方给自己家的温室一点指点,后来,植物学家不仅慷慨地为他指导,还在宴会主人面前,极力称赞卡耐基是“最有趣最健谈的人”。

事实上,在整个谈话汇中,卡耐基只是一个专心的听众,却收到了如此褒奖。

所以说,倾听是给予他人最高的关注。当一段关系比一个问题重要的时候,倾听是通往真诚连接的最快途径之一。那我们如何倾听呢?

作者告诉我们,倾听的时候,首先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其次也是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学会总结别人说的话,以此作为回应,注意不能添加自己的看法。因为一旦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就不是倾听,而是诉说了。

有时候,我们不但要倾听,还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我们往往会盲目自信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观点天衣无缝,那么我们就阻碍了有效沟通。所以我们需要一面镜子来反观自己—反馈。

恰当反馈

几年前,一位著名影星曾经发表一篇文章。她在文中说:“看自己以前的电影真叫我觉得吃惊。”她吃惊的不是容颜老去,而是她那时说话竟然那么快…

你一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点开自己的微信语音,感觉不像自己说的话,有时候自己明明想表达关心,可是说出来的感觉却是“抱怨”的语气,这是我们的盲区。

比如我们说:“你总是……”“你从不……”“你怎么不能…….”,而总是说“你……”会让人们感到自己遭到了攻击,而用“我……”这样开头更加真诚。与其说“你真让我失望”,不如说“当你这么说的时候,我感到很沮丧”。

反馈是最好的发现盲区、扫除沟通障碍的方式。作者给出了三个步骤:

1.主动征求反馈

我们需要从我们信任的人那里听取反馈,并且征求的意见要尽量具体,越具体,越有价值。

比如我们可以问:“如果有人问你,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会怎么说?”,而不是“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2.倾听反馈。

当有人提醒我们牙齿上有菜叶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觉尴尬,但是还是希望听到,因为真相往往令人痛苦。

在别人反馈的时候,就是为我们举起了一面镜子,我们可以拿起笔记表示重视。

3.回应反馈。

简单说就是做出改变,因为这些反馈往往是很有意义的,当我们因为他们的话采取行动,他们就会觉得我们真的很重视他们的意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回馈,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总结这四步就是:营造安全感、正面对话和换位思考、践行倾听、恰当反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沟通策略。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者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

所以说,沟通是一种投资,回报相当丰厚,值得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

搞懂沟通背后的6种基本需求,4部沟通策略,挑战高难度沟通,去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赶走房间里的大象,一定能让屋子更加宽敞明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