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风景
关于吃(3)
我爷爷讲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先生可以帮人推命改运,家里有三个儿媳妇。
有一天,他大儿媳妇说:“父亲,你老人家天天帮别人改运,什么时候也能帮我们改一改呀?”
“你们没有这个福气啊!” 老先生说
“你怎么这么肯定?那你试一下,看我们有没有这个福气?” 儿媳妇有点儿不服气地说
“不信的话…,就让你们试一试” 。老先生掐指一算,接着说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个时辰,你们派人带一个“罩”,去后面山上的某个地点去罩鱼,罩到鱼以后,你们蒸熟吃掉看看吧!”
去山上罩鱼,那不是骗人的吗?儿媳妇们心里想
为了赌那口气,她们那天亲自带着打渔的“罩”去了后山,在公公说的那个地方还真的罩住了一条大鱼。
回来就把鱼蒸熟了,她们把鱼分成三份,抓阄之后,老大分到鱼头,老二分到鱼身,老三分到鱼尾。
大媳妇分到鱼头很不高兴,心想运气真不好,就很嫌弃地把鱼头推在一边没有吃。
有一个要饭的老太太,在村子口就闻到香味,心想怎么这么香啊!顺着香味就来到了这家门口。在门口想讨一点儿吃的。
大媳妇听说有讨饭的,就让人把鱼头给了那老太太。老太太没有挪窝儿,就把鱼头吃完了,心想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鱼头。
事后老先生问儿媳妇鱼头吃了吗?
大儿媳妇说:“鱼头有什么好吃?打发给要饭的了”
“好东西就在鱼头上,我就说你没有这个福气吧?”
要饭的老太太后来生了一个孩子,叫 朱元璋
小时候都说吃鱼头聪明,有鱼头都会给我吃,我是来者不拒,都会把鱼头吃得干干净净。我吃过多少鱼头现在数不清了。幸好吃了这些鱼头,要不然我得有多么傻啊!
在山上抓到鱼要看造化,如果说在山上逮到野味就非常容易了。
我爷爷每次上山,都会把藤条编的小笼子挂在腰上,回来的时候总能抓到东西放在里面带回来。
有蝗虫、蚂蚱、蝈蝈,有时候有蝎子,下过雨之后还可能抓到“山水牛”。抓来的蝈蝈会专门放在一个笼子里挂在门口,里面放一截葱头,蝈蝈吃一口,太辣,就叫唤,不叫的时候就拿下来斗它。其它的活物都会腌起来,煎着吃。这都是我非常喜欢吃的,每次上山就会有意识地逮这些东西,用草串着带回来,是一种乐趣。尤其是以前山上开放割草的时候,草被割光了,那些蚂蚱就在光秃秃的地上乱蹦,那时候逮蚂蚱最痛快。
下过雨之后,在山顶上的草丛里会长出“地鸡蛋皮”,学名叫“地藓皮”。越有牛、羊粪的地方,越容易长。采回来以后,洗干净,可以炒鸡蛋,也可以烧汤。
秋收以后,去地里翻遗漏的地瓜和花生是一大乐趣,像寻宝一样,有时候还能找到大个的地瓜。那种占便宜的感觉让地瓜也变得好吃很多。有时候捡一些柴伙,用石头围起来,直接就在地里把地瓜烤了。从灰里扒出来的地瓜,掰开冒着热气,吃到的不只是香甜,是一种欣喜。想一想,在空旷的地里,没有大人管着,可以随意纵火,地瓜也不是偷的,是白捡的,多理直气壮啊!天堂级的待遇,人生的巅峰!心里除了欣喜,只剩欣喜了。
夏天的晚上逮知了猴也让人趋之若鹜,只要是免费的东西,总能不辞辛苦。抓到以后连夜泡在盐水里,第二天就可以煎着吃了。
现在有些饭店也有炸金蝉,炸蚂蚱等。然而,味道差远了,厨师不懂吃,也不会做。他们的做法是在油锅里热油一炸,撒上盐就给客人了,吃起来寡淡无味,就像吃干柴。
好吃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要腌起来,让盐渗进去,这样才有味道。第二,不能用热油,要用温油,因为这些野味都是干瘪的东西,几乎没有肉,想好吃就要让油裹在里面,才能增加它的质感,有质感才会有口感。如果用热油一炸,整个就焦干了,吃到的就是干皮,好东西也被糟蹋了。所以,用温油慢慢地煎熟,吃起来又香又筋道,和炸过的有天壤之别。煎的是山珍,炸的是山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