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读书打卡记录Week2
心理读书记录Day8@拾壹20230106
● 目标:《隐谷路》第30章
● 进度:完成30-45章,缺卡惩罚已完成1次。
● 感受:
前半的绝望读得我很难受,两个姐妹的不幸痛苦恐惧害怕无助透过文字传给了我,后半渗入的希望则让我得以一口气读完。尤其是琳赛,她不仅照顾患病的家人,对这本书的出版也付出很多,令人敬佩。
● 收获:
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先天/后天争论仍在继续,只是讨论发展到了更为细琐的层面。过去的争论围绕的是弗洛伊德,现在则在讨论表观遗传学,也就是环境因素是如何改变基因的开关状态的。
一场名为“听见脑中的声音”(Hearing Voices Movement)的运动试图将幻觉的概念合理化和常规化,就像呼吁把失聪和失明解释为人的差异而不是一种残疾的那些运动一样。
新的遗传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存在重叠,而双相情感障碍又和自闭症之间存在重叠。
● 次日目标:《走出创伤》第十章
心理读书记录Day9@拾壹20230107
● 目标:《走出创伤》第十章
● 进度:完成第一章治疗态度的回顾,缺卡惩罚还差1次。
● 感受:
今天因为遇到沟通问题,再来回看书中看过的文字,感觉每个字就像从没看过一样,一字一句都振聋发聩。所以阅读和实践结合真的非常重要。但遇到合适的实践也蛮难,在实践时能找到对应的书亦是。
● 收获:
以耐心体现尊重。
不带评判的好奇心。
在共情性回应和客观觉察两种能力之间灵活切换,避免过度沉入,而失去使用治疗工具的能力和外部观察视角。
那些在童年时期经历过虐待或忽视的病人,在其过往时光中经常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他们的愿望没人理会,情感被人忽视,行为受到控制。他们能’幸存’到今天,依靠的是建构一个虚假的自我或与自我体验剥离。这两种方式会不可避免地在治疗过程中再次上演。抱着尊重的态度,能让治疗师更仔细地倾听病人,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知道怎样做会给病人最好的帮助。那种想让病人变得更好的迫切念头,往往出于治疗师个人的反移情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尊重能给治疗师一个喘息的空间去感知当下的情景是幻想还是再现,这有助于下一步工作焦点的确定。
秉持尊重的态度,意味着治疗师不能想着去校正病人。尊重是一种信念的体现,即通过理解,相信最深沉的疗愈来自病人自身。我们帮助病人发现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愿望、恐惧,帮助他们面对那些发生在儿童时期,阻碍他们掌控自己人生的可怕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自身选择的复杂性。与之相反的做法是:通过给建议的方式告诉病人应该做什么。这种做法让病人持续性地把自己当作儿童而非成年人,进而被刺激再现其儿童时期的应对策略。这种做法扰乱了病人学习用内在自我指引自己人生的过程,也违背了尊重的原则。
● 次日目标:《走出创伤》第十章
心理读书记录Day10@拾壹20230108
● 目标:《我们内心的冲突》第十章 人格衰竭
● 进度:完成第十章
● 感受:喜欢卡伦霍妮的书,真是随便什么时候从哪一章看都觉得经典。冲突理论很实用。
● 收获:内心分裂的人不可能做到完全真诚。
心理读书记录Day11@拾壹20230109
● 目标:《走出创伤》第十章
● 进度:整理笔记,简单回顾前九章脉络,阅读第十章。
● 感受:很巧,正好是最近关心的如何倾听的内容。
● 收获:
感受可以用来防御其他感受,例如愤怒常常用来抵御悲痛和伤害。
反映病人感受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病人的感受
第二步:与病人交流我们感知到的潜在情感
第三步:加上促使感受形成的原因(最难的一步)
【你感受到(特定的情绪),是因为(阐释情绪产生的情景事实)。】
心理读书记录Day12@拾壹20230110
● 目标:《我们内心的冲突》第十一章
● 进度:完成
● 收获:
阻碍神经症消除的,其实正是患者不愿意尝试改变现状以及他自以为无法改变现状的态度。
解决困难,尽管伴随着痛苦和煎熬,但也可以带来新的感悟,对神经症患者来说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消除宿命感,激发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并且认识到最终必然能从绝望中重获自由,就能拥有自主行动的能力,也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心理读书记录Day13@拾壹20230111
● 完成:《我们内心的冲突》第五章疏远他人
● 感受:回顾又有不一样的感受,常看常新。最近感觉自己的疏离倾向比较明显。
心理读书记录Day14@拾壹20230112
● 完成:《最好的决定》第1-3章
● 感受:感谢安利,有感受到力量
● 收获:
女人曾“被自然诱捕”,生物特性决定了由女性担任生儿育女的责任,那就该有许多社会性的补偿来平衡这种不公正,但如今的社会给予女性的补偿远远不够多。为什么这方面的进步如此缓慢?因为女人们总会忘记去声张,去索求补偿,因为女人们过于确信:这种社会安排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心甘情愿地把不公正称作“自然”现象,我们就这样把自己送进了当今社会的傻瓜专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