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姻,子女成全

在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冬天的冷冽刚刚离去,乍暖还寒的不只有天气,还有伴随着这气候一起的,离异。
我不太清楚我当时的具体的心态究竟如何,毕竟时间久远了。当我父亲开始一件件的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从住处离开的时候,我才缓慢的意识到,我父母的婚姻,似乎已经到了一个不可言说的临界点。
母亲带着离婚证回来的,伴随着她逝去的青春,爱情,婚姻,和那个恋爱了六年,结婚十年的人。那一年,我八岁。
就是这个女人,在决定要结束这段婚姻的前夕,郑重的问我:如果妈妈想离婚,你支持吗?
我不知道具体离婚代表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代表着我与我的父母之间会逐渐的变得不似从前那般;也代表着,从今往后,那个和我有一样姓氏的男人,会变成别人的丈夫、甚至父亲。
而我的母亲,也会再组建家庭。这一切,都是身边各种长辈一再的对我的提示,我才能划分的清楚的。
可是,即便我不知道这真正意味着什么,但是也很清楚的是,我的父母不快乐。
我很久没有见他们吵架了,冰冷的屋子,冰冷的语言,甚至……没有交集。我亲眼见了母亲的眼泪,和父亲各种无奈以及……逐渐远离的姿态。
所以,当舅舅终于为他们打开了之前一直压制的离婚之路后,我反而很淡然的说,离吧,我跟妈妈。
从前一年就开始离婚之路,被舅舅利用职务便利,强行的压下,以至于没有人敢碰这场离婚官司。后来也不知道兄妹两个是如何交流的。总之,再一次的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顺利到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就已经在生活中和我的父亲渐行渐远了。

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在我的心里是英雄,穿着军装,在一堆兵叔叔里,他总是最抢眼的。
后来,英雄褪去了盔甲,不过也是一个被生活消磨的普通人罢了。
而我的母亲,我仰慕着她,心疼着她,又总是很难理解她。
母亲是之后又找了我现在的爸爸的。我已经习惯了称呼我的继父为爸爸。称呼我的生父为老赵。
母亲当时决定再婚的时候,同样过来问我。可否愿意,之后见了人,又问我可否喜欢。
我当时最难理解的是,不是你找丈夫吗?怎么反倒来问我呢?我只是说,你觉得喜欢就好,对你好就好。
在我的世界里,在我的思维里。你要对我的母亲好,那样我才会接受你成为我的继父。你要对我的父亲好,我才愿意接纳你是我的继母。
所以,我只是希望,能有人善待我的父母,在我不在身边陪伴的余生,能够彼此相互依赖陪伴。
你对我好不好,好似我并没有去强求这个。只是单纯的觉得,亲生父母都未必能够给予孩子完全的富足的爱。你又何必要求一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我曾经也因为继父和母亲的争执和他红过脸。因为,我总觉得,你对我的母亲要好才行的。只是我护家人的属性太过强悍了。之后这个毛病也延伸到了我丈夫身上。你可以说我不好,诋毁谩骂,我都可以接受。但是,你不能诋毁慢待我的丈夫,这个我绝对忍不了。
所以之后我母亲总是吐槽我呀,你对你的白先生也太好了些。其实她似乎是忘记了,我对他们也是一样的。我的父亲,母亲。
我很感谢我的继母,至少她对我父亲的好,是我所希望的。是我所有忍耐的根源所在。
我的母亲重新组建了家庭,之后又生养了我妹妹。
我的父亲重新组建了家庭,之后也生养了我弟弟。
我有时候在想,他们在生小孩之前,其实内心都是忐忑的,而我嘴上虽然说不喜欢。但是内心里却很高兴。原谅我那时小小年纪就有的现实,我那时觉得,真好,他们有伴了。我到了年纪就该远走高飞,天涯任我游了。
这一点,是在我离开家之后第三个年头,我父母才反应过来的。

其实我父亲再婚的时候,我的姑妈和家里长辈都很担心。毕竟我们那一圈,被子女闹得再婚夫妻离异的不在少数。
姑妈单独安慰我,说服我。希望我能够手下留情,不要让我父亲晚年无依。
我记得那年我约莫十岁还是十一。我给这个爱护着弟弟的姐姐说。我不会管那种闲事,她要对老赵好就行。和我没多大关系,我长大了离开家,总是不能天天陪着的。他生病了,不舒服了,身边不得有个贴心的人照顾呀。
姑妈总觉得我是在安慰她,但是,后来想必她也逐渐明白了。
我确实是不愿意过多干涉我父亲母亲的再婚婚姻的。与我而言,真的不及这伴侣来的陪伴多。子女是什么呢,长大了,振翅而飞,想回家的时候才回来盘旋一下。我委实不是一个喜欢拘束在一个地方的人。
即便我曾经说了很多的不喜欢弟弟妹妹,讨厌他们,等等等等。但是妹妹生下来之后,我还是和从前一样的,护着。但凡是她喜欢的,我总是尽量少吃一些,留给她。她小时候喜欢吃虾,我便养成了一个给人剥虾的习惯。这习惯直到现在还在。
弟弟算是比我小的更多的。足足小了有二十多,可是看着他还是心软软的。我内心的欢喜是,你看,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新孩子,新玩具。这种陪伴不正好可以由着我天南海北的闯荡吗?
我和白先生成婚之前,他也和我仔细的介绍了他的前一段婚姻。老实说,我没想过有一天我也要为人继母。所以在结婚前,我和白先生说了一番话。
这些话,或许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但是这又是最最现实的。
我今天嫁给了你,只是嫁给你。不是嫁给了你的家族,你前一段婚姻。我只是你的妻子,仅此而已。不是你之前女儿的母亲,所以,你没有立场要求你的孩子叫我妈妈,我也没有立场。你不要幻想,我会对她特别好,好到亲生母亲一样。也不要用这个来要求我,我做不到。她有自己的亲生母亲,那是骨肉至亲,那是她一辈子爱河呵护的来源。而我,做不到,哪怕连十分之一,我也未必能做到。如果我现在答应你,那很抱歉,我的伪装只能维持三天。亲生父母给的东西是我给不了的。而我嫁给你,只是因为我爱的是你,不是因为我爱你的父母,或者子女,甚至家族……
先生很是诧异的看着我
他那时几乎是很难去吸收消化我的这一番话的。直到后来白姑娘出生,他亲眼见到我对待白姑娘的态度。
这之后再一次聊起这个话题。
我说,白姑娘挨我不少骂,挨我不少打。因为这是我自己生的,我可以打骂,也可以哄好。但是,我对自己亲生的孩子都有气恼和厌烦的时候,何况一个不是自己生养的孩子。你需要我做到亲生母亲的高度,很抱歉,我是真的做不到。我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人,我自己疲劳乏累之时,都会很难控制情绪。
而一直作为继子女的我,深知道,我继父继母的艰难。
我知道,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即便使我感到他们的好的极致。可是我的内心里,他们都挂着同样的标签——后爸、后妈。
所以,从最初我便不期待他们的好,只要对我父母好就可以了。我很清楚,我是给父亲母亲找老伴,可不是为了让父母老来无伴的。

婚姻是个很奇特的链接。它能够使两个人,来自不同家庭的人互相疼爱,互相勉励,互相携手在人间奋斗拼搏。
而子女却没有办法,做到很多。
我曾问过自己,父亲生病住院时我所焦急的和我继母所焦急的是否一样。
我母亲生产时,我的喜悦又和我继父的是否一样。
其实,我更像一个看客,看他们相互依赖,相互陪伴。而依赖我有,陪伴,给不了。
继父那一年重病,我哭的厉害,怕的厉害。他实在不是我父亲那样精致的男人,有点邋遢,有点吝啬。但是他的吝啬只对他自己,而在我身上,他挥金如土一般的。可是,我知道,他挣钱不易,所以花钱谨慎细微。而在我身上,只因我是第一个喊他爸爸的人,他很用心的对待我们之间这份半路而来的父女情缘。
当我知道,病床前陪护着我的母亲时;我突然间明白,子女和伴侣究竟差距在哪里。
如今,我对待白姑娘的感觉就像我当时领受到的那样。即便白姑娘的到来增添了我作为母亲的身份。可是我眼里还是只有我的丈夫——白先生一人。
很对事情都是紧着他来,他才是陪我一生一世的人吶,孩子是缘分也有义务,但是他们是小雏鸟,早晚飞走组建自己家庭的。而我,到时候还是要孤零零的在和我先生相依为命。那还不如,就早日认清现实,对我先生好一些,对白姑娘多宽松一些。
其实很多时候。离婚时男人一句,我离婚之后即便再婚也要孩子愿意。或者,我离婚之后再不结婚了。往往,都是给这个离异女人的定心丸而已,其实,太难了。你要找一个你孩子满意的妻子或者丈夫,那只能是原配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谎言,可是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因为相信而忽略了太多现实和事实。
如果,你的父亲母亲,正在面临择偶,你给的建议只有一条。善待你父母的,就是最好的。
父母的婚姻,父母的幸福,需要子女成全。
成全,是对父母,也是对自己。
我很庆幸,我母亲给我的是非观念,和对待我父亲的一些观念的纠正。
有时候,我们自认为我们与父母是一体的,其实,我们在离开家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体不一体。反而总在他们要开始新生活和新婚姻时,我们反复强调一体。其实,自私的不是父母,而我作为子女的我们。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他们的婚姻也是服务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