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幸福的本质
我的幸福往往来自于,我所遭遇的不幸。
可以说开头的这句经典台词浓缩了整个影片的内容,《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讲述得不是伺候英国国王的回忆录,甚至跟英国国王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透过二战时期捷克的小人物迪特跌宕起伏的一生来讲述人性最本质的东西。
对金钱的贪婪,存在于所有人的细胞中,无论贫富。多年来,迪特一直痴迷于玩自己的金钱游戏,无论是在火车站那种穷人扎堆的地方,还是在富人的家门口,还是在百万富翁云集的高级旅馆,只要迪特看似无意的丢下钱币,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人前高高在上的体面人还是视金钱如粪土的知识分子,趁着别人不注意的空当,他们都会撅着屁股在地上捡钱。
人的欲望如沟壑,在金钱面前尤其如此。迪特的人生导师瓦尔登先生曾告诉他有了金钱就可以将世界踩在脚下,所以,人们不计一切成本的追求金钱。迪特的金钱游戏看似滑稽,实则是对现实赤裸裸的讽刺。
这世界上,错位的东西总归会归位,不属于你的会离开你,而属于你的总会回到你身边。迪特最初在火车站卖烤肠时,由于火车开动未来得及找给瓦尔登先生的零钱最终在巴黎酒店得以归还。当年蒂迪特追着火车跑,瓦尔登先生眼巴巴的伸手去抓,却怎么都抓不到,几十年后,两人在巴黎酒店完成了这项未完成之事,两人相视一笑,一切明了。这个钱是迪特应该找给瓦尔登先生的,过去没有给,总有一天要给,因为这钱不属于迪特。
丽萨从前线犹太人家里带回价值连城的邮票,有了这套邮票,俩个人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可以开一家迪特一直想开的旅馆。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丽萨不顾一切冲回去抢救邮票,却倒在火场里。迪特为此失去了妻子。后来迪特靠着这笔意外之财开了旅馆,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百万富翁的生活,但也仅仅维持了三年,三年后,共产主义笼罩着捷克,他不仅失去了所有东西,也因此入狱十五年。
邮票带给他一切,看似幸运,却也让他失去一切。邮票本就不属于他,所以他靠着邮票得来的一切本质上也不属于他,总会在某个时机离开,物归原主。这是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而靠着意外或运气得来的东西,终究会离你远去,请保持理性,不要得意忘形。
该离开的时候就应该离开,不能恋战。迪特一共供职过三家旅馆,每一次当他犯了别人忌讳的时候,他总会适时离开,从而去到更高级的旅馆。如果他不识时务还留在原来的地方,可能最终会被赶走,而不是体面的离开。这点用在职场和股市都很合适。得了甜头就悄悄走人,不要在别人的心口撒盐,也不要妄图获得更多,见好就收为上策,否则吃相会很难看。
人要学会更好的使用自己的头脑。迪特一直从事服务生的工作,在高级旅馆,在富人们高谈阔论的场合,他见识了太多不应该见识的事情,所以他才会被告诫:看见了也要当没看见,听见了要当没听见。在富人当道的时代,看破而不说破也是普通人谋生的选择。
同时,更好的了解顾客,在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前了解他们,是成功的关键。在巴黎酒店,迪特从服侍过英国国王的领班那里学到了如何成为一个什么都知道的服务生的秘诀,这是他后来能够平步青云的原因所在。不止是服务生,在一个一切皆产品,处处皆服务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向迪特的领班学习,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难道还会愁产品或服务卖不出去吗?
你看到的是你愿意相信的东西,迪特一开始想要做百万富翁,所以他透过酒杯看到的全是满脑肥肠的富人;当他恋上女人的时候,他从酒杯里看到的都是女性丰满的胸部,出狱后被发配到边界小酒馆,他很满意当下生活的时候,他从酒杯里看到的是温暖的阳光,是平凡的生活。因为我们关注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有个有趣的实验,怀孕的女性上街后会看到更多怀孕的女性。所以,迪特关注什么,他就看到什么,而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都是我们关注的。那么,要看到我们想看的,就去关注他们。相反,我们总能从一个人所看到的东西察觉出他关注什么。
影片对富人的鞭笞是幽默而辛辣的。除了讽刺他们对金钱的欲望,对生活的奢靡。最有趣的是,这些口口声声呼喊着劳动最光荣的富人,却在底层人民辛苦劳动的时候,夜夜笙歌,嬉戏打闹,同时腿上坐着可爱的姑娘。虚伪是他们的面具,只要有了这个面具,他们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把肮脏的自己藏起来。所以说,听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在无意识的做什么。
最后,个人是时代的缩影,迪特的一生不仅是他个人的人格特色塑造的,也是社会的大环境,否则,他就可以一直做百万富翁。而他在历经华丽的一生,又被发配到边境的时候,他是感激生活的,就像影片一开场的那句台词:我的幸福往往来自于我所遭遇的不幸。大多数人面对破败颓废会本能的逃避抱怨,而他没有,他很乐观有自己的酒吧,当他坐在镜子前回忆着自己的一生,他感激他所有的经历,感激生活教给他的哲理,他明白了这一生,能够有这样的精彩,已是幸福,之前想要追求的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他还好好的活着,还能够自由的呼吸,好好的享受生活,这就是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