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知识点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11人  devCK凯

1 iOS基础

1.1 父类实现深拷贝时,子类如何实现深度拷贝。父类没有实现深拷贝时,子类如何实现深度拷贝。

 > 深拷贝同浅拷贝的区别:浅拷贝是指针拷贝,对一个对象进行浅拷贝,相当于对指向对象的指针进行复制,产生一个新的指向这个对象的指针,那么就是有两个指针指向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销毁后两个指针都应该置空。深拷贝是对一个对象进行拷贝,相当于对对象进行复制,产生一个新的对象,那么就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两个对象。当一个对象改变或者被销毁后拷贝出来的新的对象不受影响。

 > 实现深拷贝需要实现NSCoying协议,实现- (id)copyWithZone:(NSZone *)zone 方法。当对一个property属性含有copy修饰符的时候,在进行赋值操作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调用这个方法。

 > 父类实现深拷贝之后,子类只要重写copyWithZone方法,在方法内部调用父类的copyWithZone方法,之后实现自己的属性的处理

 > 父类没有实现深拷贝,子类除了需要对自己的属性进行处理,还要对父类的属性进行处理。

1.2 KVO,NSNotification,delegate及block区别

> KVO就是cocoa框架实现的观察者模式,一般同KVC搭配使用,通过KVO可以监测一个值的变化,比如View的高度变化。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值的变化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 NSNotification是通知,也是一对多的使用场景。在某些情况下,KVO和NSNotification是一样的,都是状态变化之后告知对方。NSNotification的特点,就是需要被观察者先主动发出通知,然后观察者注册监听后再来进行响应,比KVO多了

> 发送通知的一步,但是其优点是监听不局限于属性的变化,还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状态变化进行监听,监听范围广,使用也更灵活。delegate 是代理,就是我不想做的事情交给别人做。比如狗需要吃饭,就通过delegate通知主人,主人就会给他做饭、盛饭、倒水,这些操作,这些狗都不需要关心,只需要调用delegate(代理人)就可以了,由其他类完成所需要的操作。所以delegate是一对一关系。

> block是delegate的另一种形式,是函数式编程的一种形式。使用场景跟delegate一样,相比delegate更灵活,而且代理的实现更直观。

> KVO一般的使用场景是数据,需求是数据变化,比如股票价格变化,我们一般使用KVO(观察者模式)。delegate一般的使用场景是行为,需求是需要别人帮我做一件事情,比如买卖股票,我们一般使用delegate。

> Notification一般是进行全局通知,比如利好消息一出,通知大家去买入。delegate是强关联,就是委托和代理双方互相知道,你委托别人买股票你就需要知道经纪人,经纪人也不要知道自己的顾客。Notification是弱关联,利好消息发出,你不需要知道是谁发的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同理发消息的人也不需要知道接收的人也可以正常发出消息。

1.3 KVC如果实现,如何进行键值查找。KVO如何实现

1.3.1 KVC

KVC概述

KVC使用

KVC键值查找

搜索单值成员

KVC实现分析

KVC运用了isa-swizzing技术。isa-swizzing就是类型混合指针机制。KVC通过isa-swizzing实现其内部查找定位。isa指针(is kind of 的意思)指向维护分发表的对象的类,该分发表实际上包含了指向实现类中的方法的指针和其他数据。

比如说如下的一行KVC代码:

[site setValue:@"sitename" forKey:@"name"];

//会被编译器处理成

SEL sel = sel_get_uid(setValue:forKey);
IMP method = objc_msg_loopup(site->isa,sel);
method(site,sel,@"sitename",@"name");

每个类都有一张方法表,是一个hash表,值是还书指针IMP,SEL的名称就是查表时所用的键。
SEL数据类型:查找方法表时所用的键。定义成char*,实质上可以理解成int值。
IMP数据类型:他其实就是一个编译器内部实现时候的函数指针。当Objective-C编译器去处理实现一个方法的时候,就会指向一个IMP对象,这个对象是C语言表述的类型。

KVC的内部机制:
一个对象在调用setValue的时候进行了如下操作:

1.3.2 KVO

KVO概述

键值观察Key-Value-Observer就是观察者模式。

当需要检测其他类的属性值变化,但又不想被观察的类知道,有点像FBI监视嫌疑人,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KVO了。

KVO同KVC一样都依赖于Runtime的动态机制

KVO实现步骤

//keyPath就是要观察的属性值
//options给你观察键值变化的选择
//context方便传输你需要的数据
-(void)addObserver:(NSObject *)anObserver 
        forKeyPath:(NSString *)keyPath 
           options:(NSKeyValueObservingOptions)options 
           context:(void *)context
//change里存储了一些变化的数据,比如变化前的数据,变化后的数据;如果注册时context不为空,这里context就能接收到。
-(void)observeValueForKeyPath:(NSString *)keyPath 
                     ofObject:(id)object
                       change:(NSDictionary *)change 
                      context:(void *)context
- (void)removeObserver:(NSObject *)observer forKeyPath:(NSString *)keyPath;

KVO的实现分析

使用观察者模式需要被观察者的配合,当被观察者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协议)通知观察者。在KVO的使用中我们并不需要向被观察者添加额外的代码,就能在被观察的属性变化的时候得到通知,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同KVC一样依赖于强大的Runtime机制。

系统实现KVO有以下几个步骤:

KVO同KVC一样,通过 isa-swizzling 技术来实现。当观察者被注册为一个对象的属性的观察对象的isa指针被修改,指向一个中间类,而不是在真实的类。其结果是,isa指针的值并不一定反映实例的实际类。

所以不能依靠isa指针来确定对象是否是一个类的成员。应该使用class方法来确定对象实例的类。

1.4 将一个函数在主线程执行的4种方法

dispatch_async(dispatch_get_main_queue(), ^{      
    //需要执行的方法
});
NSOperationQueue *mainQueue = [NSOperationQueue mainQueue];  //主队列
NSBlockOperation *operation = [NSBlockOperation blockOperationWithBlock:^{
    //需要执行的方法
}];
[mainQueue addOperation:operation];
[self performSelector:@selector(method) onThread:[NSThread mainThread] withObject:nil waitUntilDone:YES modes:nil];

[self performSelectorOnMainThread:@selector(method) withObject:nil waitUntilDone:YES];

[[NSThread mainThread] performSelector:@selector(method) withObject:nil];
[[NSRunLoop mainRunLoop] performSelector:@selector(method) withObject:nil];

1.5 如何让计时器调用一个类方法

 [NSTimer scheduledTimerWithTimeInterval:1 target:self selector:@selector(timerMethod) userInfo:nil repeats:YES];

-(void)timerMethod
{
//调用类方法
    [[self class] staticMethod];
}

-(void)invalid
{
    [timer invalid];
    timer = nil;
}

1.6 如何重写类方法

1.7 NSTimer创建后,会在哪个线程运行。

1.8 id和NSObject*的区别

typedef struct objc_object *i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