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之前,先看教养
01
教养真的有那么重要?有。
24岁的东莞女孩小丽近日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他被一个声称爱他的男孩追着打。两人是在朋友聚会中认识的,相互之间加了微信。在微信上男子向小丽表达了爱意,可是小丽对男孩没有多大的好感,于是果断拒绝了。之后男子仍不死心多次向小丽表白,小丽便把微信给拉黑了。
于是男子通过朋友的了解下得知小丽上班的门店,再次被小丽当众拒绝了。万万没想到男子态度瞬间翻转,拿起棍子对小丽的头部、背部进行多处殴打,致使其脑震荡以及身体多处损伤。男子在行凶前只说了句『从小到大,没有我得不到的东西。』


很难想象,假如小丽一时感动答应了男子的告白,日后将会遭遇什么样的状况。男子的话也揭示了当下中国很多家庭的教育现状,孩子想要什么,长辈们便无条件给予。过分的溺爱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成了『毒爱』,渐渐的逐渐强化以自我为中心,在认知里想要得到的就必须拥有。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抗挫能力』,大数据显示,从小在过分溺爱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在出社会后抗挫能力是低下的。从被家庭紧紧包围的氛围里到你争我抢的社会熔炉里,环境的落差也让多年建立的『启蒙价值观』瞬间崩塌,这就解释了出现上述一幕的原因。
家庭的引导往往对于孩子成年后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之中就包括了感情观的塑造。我百分百爱你,却不能百分百纵容你。教养即为教育与培养,它的本质是『爱』,而只有带着尺度的『爱』才能够良性传递下去。
02
诸如小丽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但却不是所有人都和小丽一样清醒。
5月22日,一段『一男一女在藤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打架』的视频在本地网友的微信平台上热传。在这段视频中,一名身着条纹衫的男子对一名身着浅色上衣的女子大打出手,男子用右手击打女方头部,女方随后还被男子扭倒在地。现场有数名男子上前阻止并拉开两人。

据了解,男方有一套新房,跟女方在广东打工认识两个月了。领证的时候,女方说要考虑一下,两人便扭打起来。出乎意料的是,下午两人高高兴兴来登记了,女方的妈妈和弟弟也来了。工作人员介绍,领证时女方还很高兴,完全看不出上午曾发生了那样的冲突。

这样的闹剧总有啼笑皆非的无奈,能够下定论便是男方动手打人绝对是个缺乏教养的行为,而令人不解的是,女方为何还愿意与之成为夫妻关系,这是最为吊诡的地方。
我们无法判断这两人的感情存在是否基于爱还是有个中原因,但无论如何,当你发觉对方在相处关系所发出的信号是危险或者不忠的,就应该及时止损,悬崖勒马,这才是爱护以及尊重自己最好的方式。
面对情感关系里,首当其冲的要有独立判断能力,再来才是爱的能力。这看似一条很不痛不痒的结论,却是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相处模式。
许多人在与另一半了解相处过程中发生了原则性的问题,就会『以爱之名』去说服自己接受并且原谅,在这样思维逻辑的恶性循环里,渐渐被所谓的爱意蒙蔽双眼,丢失自己。
03
教养并非单纯的局限于学识,文化,更重要的是行为的言传身教。
听朋友说起他的奇葩相亲经历,双方父母都是熟悉的朋友,觉得年龄合适便起了撮合两人的想法,母亲告诉他,对方是高知家庭,女孩也应该挺优秀。
两人约在了一家高档餐厅见的面,刚开始两人还是客客气气的闲聊,后来因为上菜速度特别慢,女孩喊了服务员过来质问,可能因为服务员轻轻反驳激怒了女孩,随后便不断的辱骂服务员。餐厅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女孩振振有词说道『这些服务员都活该欠骂,来这边吃饭的都是来享受服务的,低人一等还敢顶嘴,要是换成我爸来,非让人炒了不可。』
这套『低等人』理论也成为朋友相亲的阴影,养尊处优以及父母本身的行为模式带给女孩『先天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并且这样的优越感成为了其做事思考的出发点。
教养的本身是独立的,而三观的塑造以及生活的方式都离不开教养的指导,好的教养就像是有趣的灵魂,能够拥有无限的吸引力,带来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反之就可能只是空有其表,纷纷散去。
良好的教养不是富贵人家的专利,也不是贫穷人家的珍藏,所以,爱人之前,先看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