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你追求的高质量人脉关系,可能是错的
互联网时代,网红、IP崛起,很多人信奉人脉关系,认为链接“大咖”会对自己很有帮助,就去用各种办法或者付费加上很多很多大V的联系方式。
但是这些真的有用吗?
其实未必。
如果你没有实力,即使别人再提携,也终究做不出自己的成就。只有能力相当的人彼此链接,才是锦上添花,互相成就。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质量人脉,费心费力地加上很多大咖的联系方式,可能并没有什么用。在遇到问题时真正能给予你帮助的,可能是生活中的泛泛之交,也就是和你有“弱连接”的人,他们和你不常联系甚至不联系。
《破圈》中有这样一句话:“弱连接是最强大和最有创造力的力量之一”。弱链接带来的机会可能比朋友或者大咖多得多。
什么是弱链接
在谈及关系的时候,我们常用两个词语“强连接”、“弱连接”。
“强连接”指的是我们周围长期又牢固的关系,像同事、亲戚、好朋友等,有助于我们情感的健康稳定;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更在意强连接,它能让我们的情感稳固,但是也会固化我们的思想、局限在周边的圈子内,很难突破。
“弱连接”指的是我们平时遇到的泛泛之交或者点头之交,可能打过招呼、交谈过一两次,在生活中有短暂的交集,但平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像朋友的同事、小区的邻居、网上的网友、未能成交的客户、路上偶尔有交集的陌生人等等,都属于我们的“弱连接”。
它比强连接更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却极易被我们忽视。作者在书中提到,在生活中,“弱连接”就像桥梁一样,给我们带来突破。
弱链接的作用
大多数人认为弱连接没有经历过关系维护,也没什么作用。但是在网络时代,“弱连接”的作用却非常强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很多人的工作,是通过同学的朋友、同事的朋友介绍内推的;有些人在参与社群活动时遇到认识的网友,也会热心帮忙推荐;有的人会通过邻居的关系,谈成一笔生意。
有个朋友A在参加社群运营培训时,认识一个很聊得来的网友,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却关系不错。在社群活动结束时,朋友A去找工作,正好这个网友的同学所在的公司招人,就把朋友A介绍去了同学的公司,待遇也很好。
这就是弱连接,它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却又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去维护。
和别人的各种连接就是我们生活的圈子。圈子决定人的一生,你在什么样的圈子,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弱连接,尽量拓展自己的生活圈,提升生活质量。
怎样寻找弱链接
既然“弱连接”如此重要,我们怎样利用它来破圈呢?
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方法,一起来看下:
第一,积极参加新领域的社交活动。像自行车俱乐部、乒乓球/跑步/徒步等活动团体,各种志愿者活动等等,都可以认识新的小伙伴,了解不同的领域。
第二,接触不同的场景。类似广场散步、公园溜娃、社群聚会、行业活动等等,在不同的地方,认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第三,为实现目标进行的刻意行动。例如想买房,就广泛地找身边所有有类似经验的人,听听他们的经验,吸取教训,避免踩雷。而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在意的点也不一样,也可以着重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六度空间理论”,意思是你跟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产生连接不会超过6个中间人。也就是说,通过6个人,我们就能连接到马云、比尔盖茨、巴菲特或者任何一个陌生人。
而这,就是“弱连接”的神奇所在。
结语
正确的认识和使用弱连接,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扩大生活圈,提高认知能力。在《破圈》一书中,作者列举了很多通过弱连接产生故事的人群,可以让人充分体会到它的魅力。
眼界打开之后,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