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思琐记0110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3525/8a8236ed0875aaa8.jpg)
琐思琐记0110
今天应校长室的要求为江苏徐州、四川的教育代表团执教了一节作文。
这节作文课是基于统编教材写作内容的重构而设计的。初一教材写作内容有这样的安排: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第三单元“抓住细节”。我们是否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呢?特点与精神的关系;写好特点和精神与抓住特点的关系。如此梳理,我整合为写作课“抓住细节,写好人物”。
这节课的缘起是去年在苏州昆山市青阳港实验学校执教的《抓住细节》一课引发的。同时,又是基于我的写作教学的基本主张和六真课堂追求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3525/9be709ae8982da34.png)
已经尝试过几次。上次随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去通州区新联中学交流就是这一节课。导师曹津源先生作了很精到的点评。他说:
丁卫军的作文课,从五个方面体现了他“简约语文”的教学主张:
一、教学目标集中简明。
(现在的很多的作文指导有“四多四少”的常见病:1.叙述多,描写少;2.从众多,个性少;3.随意性多,指向性少;4.点状多,网状少。)
二、教学设计以简驭繁。除架构知识图外,就是四个板块:写、评、改、展示。显示教师驾驭之能,因为学生的病灶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是瞬间表达,需要教师的机灵与智慧,否则各种病灶之繁,难以驾驭。教师不是轻松了,“简”须日积月累的积淀。
三、信息反馈当堂“看见”。信息随堂交流,火花随时迸发,辩说自由展开;教师随机点拨,目标达成当堂呈现。大道至简。“大道”,必须是有条件的:信息有密集度,自由度,流畅度,向真度,趋美度。具有“四度”的大道,才是高效的,才是“简约”的。
四、教者所言言在“该言”处。言在:1.追问处;2.点拨处;3.商讨处;4.小结处;5.提升处。
五、教学手段简朴实用。没有PPT;板书整齐;内容的高度整合。
曹老师还提出了“三让”的建议:
一、让下水作体现在“简约”课堂。
二、让培养工匠精神体现“简约”课堂。
三、让系统理论体现在“简约”课堂。
这次活动以后,曹老师的话一直在我心中盘旋。我思量最多的是“第三让”,如何让系统理论在这一节课中体现呢?早晨醒来,我把板书作了修改,发给了师父郭志明先生和导师曹津源先生,并留言:
对“体现系统理论”的思考,我理解为就是要把这个细节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具体情境、故事和主题中去考虑。
师父肯定了我的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活。导师曹津源先生给我发来了长长的回复:
丁老师好!我上次也就那么一说,没有深思。我想,如果把一篇好文章看作一个小系统的话,细节描写都是应该有联系有指向的,只是指向的角度、强弱不同而已。课堂上也不是有细节描写必抓,还得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而定,有的选思想性指向强的,有的选意蕴深厚的,有的选情感特殊的,有的选趣味性强的,有的选语言表达有个性的……作文教学中,对初一学生的细节描写要求不宜一下子定得过高,可由易到难。有的文章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趣味性上,也是佳作。总之,你的想法是对的,你在一线,你的理解肯定比我深刻鲜活。我的一点理解,只是参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3525/f56b49a81275159f.png)
今天的课,我更加关注了教学语言的精准,同时用自己的示范引导学生大胆写作。那个男孩子在我的即兴“下水”的引导下,前后对比非常明显。今天的课堂,我更加关注了系统性,强调的了细节描写的指向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3525/1fb8903df6b97820.png)
作文课是难的,需要反复琢磨。真的感谢我的导师们的指导。什么人愿意跟你说真话,给你真诚的指导?我们那些可爱可敬的导师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3525/b2f103ec7c6497e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3525/1ad6fce575981d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