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2019-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昀爱读书

我们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本就不算大的家里堆放着各种杂物,每次想找个东西都困难重重,累积的杂物已经严重阻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只会越来越消极,所以是时候学着断、舍、离了。

今天分享的《断舍离》这本书教我们用“断舍离”的方式,让家庭更整洁、心情更舒畅、生活更美好。本书是作者山下英子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写成,已经被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风靡。

《断舍离》是适合所有想改变现状的人读的书,这本书不仅仅教我们如何整理物品,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相信无论之前是否听说过断舍离,只要打开这本书,就一定会对生活有新的感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学习用断舍离重新改造我们的生活。

抛弃顽固的“物质轴”思维,开始断舍离

我们的祖先靠采摘果实和狩猎动物为生,他们对大自然中的物质有着浓浓的依赖,这种思维一代代遗传下来,加之以往这么多年来物质不足带来的恐慌更加剧了人们对物质的执着,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物质轴”思维。

面对某件物品,我们首先会想:这个东西能不能用?而不是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东西。这就是顽固的“物质轴”思维在主导我们的思想。

在被“物质轴”思维主导的情况下,如果这件物品能用,那甭管它对自己的价值有多少,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它留下来,即便从来不使用,只是丢在一边,对其不闻不问。比如家里面壁橱里堆着的某次旅游中买回来的纪念品,和厨房里摆着的用了一半后不再用的食用油等等。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作者给出了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例子:某天她收到在海外出差的好友送来的礼物,第一眼看到包装礼物的礼品盒就喜欢上了,因为它颜色鲜艳、设计精美、十分考究,从而想都没想地就把盒子收进了橱柜里。过了几天之后,她才猛然清醒,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诧异,明明她早已为“物质轴”思维设置了红灯,又怎么那么自然地做出收集盒子的举动呢?原来当时她的大脑出现的自发思维就是:盒子很好看,要留下来,而没有想到自己并不需要它,完全可以扔掉。

这说明我们内心的“物质轴”思维是非常顽固的,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行为,看到有用的东西就想收集和保存起来,带来的后果就是家里由于保留着太多的杂物而变得凌乱不堪,想找东西的时候找不到,想请朋友到家里来坐坐都不好意思。环境脏乱差,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生活一团糟。

所以,想要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更舒畅的心情,断舍离给了方向和方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打破顽固的“物质轴”思维。毕竟日常可见的大部分物品都有使用性,但并不是每一件物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如果不需要某物品,那就果断地扔掉它。

观念断舍离,将“我想”变为行动力

决定了这周末给家里来一次大扫除,等到这天到来的时候,又不想干了;或者瞅瞅这里,看看那里,扫扫这边,擦擦那边,发现需要收拾的东西有好多,不知从哪里下手,干脆放弃吧。是不是这样子?明明已经下定决心大扫除,为什么无法坚持行动呢?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观念先来个断舍离。具体做法有:

首先,把自己想要整理的东西完全暴露在眼前。比如要收拾衣柜,那就把衣柜的所有门打开,将全部的衣服都拿出来摆放好,这可以迫使我们认清现状,明确要收拾的东西有多少,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有人会问:整理衣柜这么简单的事情需要这么麻烦吗?作者告诉我们,正是这种想法阻碍了断舍离的进行。如果你计划下周去登山,那在这一周时间里,你一定会从方方面面做好登山的准备,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以确保登山顺利。

家务劳动是一样的道理,这不是大部分人所认为的简单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会做,要抛弃家务劳动很简单的想法。在收拾衣柜的时候,也要事先准备,将衣物都拿出来,目光略过每一件衣服,仔细判断它们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再做断舍离就容易了。

其次,女性是一种容易陷入自责的生物,观念上的断舍离要求停止自我否定。在收拾屋子的时候,不要因为整理过程中手忙脚乱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为结果不被他人满意而心理受伤。

每个人擅长的东西都有所不同,就以职场高知女性们来说,她们在工作上展现出超凡的能力,深受同事的钦佩。可是家里却乱作一团,收拾来收拾去都达不到心里的预期。难道这时候就要陷入无限循环的自我否定吗?当然不是,抛弃心理上对完美的追求,会发现自己做的还不错。

再次,断舍离不是为了收拾东西而收拾东西,如果我们在整理屋子的时候,想的是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效率会大大提高,行动力也会明显增强,这就是描绘家的具体构想。家,不是各种物品的堆放地,而是让我们放松舒服的地方,想明白这点,收拾起来就会干劲满满。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作者曾去到千惠女士的家里,一进门,看到的是被各种日常用品和杂物包围的客厅,男女主人的东西多到数不清,他们对待客人的态度也是冷漠的。女主人一直念叨:“太忙了没时间”“太累了没力气”“觉得哪一件都有用”......男主人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面对此种情形,作者没有苦口婆心地劝他们要扔掉哪些东西,而是耐心倾听,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没想到的是,女主人稍作思考后竟然主动拿起了几副团扇,说这些已经不需要了,然后起身收拾东西,在作者的眼皮下扔掉了不少东西。就这样,十日后作者再次来到千惠女士的家里,发现杂物已经少了一半。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明白,如果不主动地转变自己的观念,别人指点再多都是没有用的,所以观念断舍离是必要的。作者没有强迫千惠夫妇扔东西,夫妻俩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因为他们的观念改变了,他们意识到不该找借口,要想改变现状,唯有行动起来。

杂物断舍离,只留对“现在的我”有用的东西

毫无疑问,断舍离一定涉及到扔东西,那么在处理杂物时,应该如何判断这件东西是否需要扔掉呢?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

首先,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和废品的东西”。

冰箱里已经过了保质期的食物,收纳篮里断了一半的剪刀,这两样东西无论怎么看,都是垃圾了,因为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能食用了,断了一半的剪刀不能使用了。这个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拿出来,然后扔掉,不带一丝留恋。

也有一些东西,还能用,所以我们犹豫着是否要把它们留下来。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都问问自己:我是不是还愿意用它?也就是它对我来说,是否还有吸引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果断地将这些废弃物丢掉吧。

承认那些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和对自己毫无吸引力的东西就是垃圾和废品,然后扔掉他们,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其二, 以自我和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以自我为标准,就是尽量少受他人价值观的影响。不要因为别人说这件物品应该留下来你就照做,而是要以自我为出发点,自己决定是否要把这件物品留下来。

以时间为标准,就是立足于当下,而不是过去和未来。某件物品在过去曾经有用过,不代表我们现在还需要它;同样的道理,某件物品在未来一定有用,但现在我们并不需要它。

考虑这样一个情境:你的好朋友把他用了十年的眼镜送给你,前提是这副眼镜看不出任何的使用痕迹。朋友告诉你,眼镜非常漂亮,质量也非常好,你会收下吗?你会用吗?

从自我标准来考虑:这副眼镜的式样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眼镜的度数是否跟自己相配?

从时间标准来考虑:现在的自己是否需要一副眼镜?

所以,若是从自我和时间两个角度综合考虑过后,你很可能不会收下这副眼镜。相反,如果你没有考虑这两个角度,只是想着眼镜是朋友送的,不好意思不收,而且眼镜能用,还是名牌,那你很可能就收下了,家里又多了一件杂物。

幸小姐已经能轻松地对大多数物品断舍离,唯独有一样例外,那就是餐具。她家的橱柜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餐具,可是她一个都不喜欢。原来,这些餐具都是婆婆送给她的,出于礼貌,她只能收下,过后也不好意思处理,就放了20年。

后来,幸小姐下定决心,收拾橱柜,她把婆婆送来的餐具都拿出来处理掉。这一次,她选择遵从自我的需要和内心的声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愉快。

这就告诉我们,在对杂物进行断舍离时,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意识地按照自我和时间这两条轴线综合考量取舍,只留下对现在的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其三,以必要、合适和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这一点是对前一点的补充,出发点仍然是“现在的我”,具体实践起来,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

不必要的东西,虽然东西本身很好,但是自己并不需要,丢了也没关系;不合适的东西,以前很重要,现在不重要了,要处理掉;不愉快的东西,每次使用,自己都不开心,干脆丢掉。

美登利女士喜欢简约清爽风,可家里面堆积着很多的杂物,着实谈不上简约和清爽。遇见断舍离后,她兴奋地实践着。已经不需要的OL时代的套装,因亲自洗碗而不再合适的洗碗机,以及忍着脚疼穿出去的高跟鞋被通通收拾掉......自此以后,美登利女士重新找回了轻松的生活。

一件物品,只有当它是必要的、合适的、令自己愉快的,才有在家里存在的价值。断舍离让日常取舍变成磨练自己的方式。

掌握一定技巧,断舍离更简单

断舍离的理论并不高深,甚至可以说是浅显易懂的。然而还是有许多人学习过后,仍然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这里有两个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断舍离。

第一点就是先找“出口”。作者在开篇已经强调,断舍离的精髓在于“出”,因此我们在家里实践断舍离时,也要先找出口,这样可以让家里更快地恢复流动感。

出口在哪里呢?以厨房来作简单的说明,如果说冰箱和食品柜是入口,那么水池、排水管和垃圾桶就是出口。偶尔想活动下身体的时候,可以清理这些出口。

当我们真的这样做了,就会明白清理厨房出口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很累人,然而看到结果的那一刻也是真的开心。同时,为了减轻日后清理出口的工作量,我们自然会注意严格控制入口。

不知道从家里的哪个地方开始断舍离时,不妨试试先找到各个区域的出口,然后从清理这些出口开始。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第二点就是从切实能出成绩的小事做起。初学断舍离者容易三分钟热度,因为他们将目光瞄准“大块头”,被看似超大的任务量吓到,半途而废。相反,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物件开始,更容易坚持下来。

断舍离是做加法的过程,不怕单次得分低,因为最终的成绩是之前的所有分数累加起来的。从收拾简单的小物件着手,慢慢到让人头疼的大物件,这样可以逐渐积累我们在断舍离这件事上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由美女士觉得自己很不幸,孩子天生残疾,先生工作忙碌,自己又得了疝气,久而久之,家里变得脏乱不堪,活着就像是行尸走肉。接触断舍离后,她想改变现状,但环顾家里,到处都是杂物,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

这时有人指点她就从扔掉有瑕疵的筷子开始,她觉得很简单,照做了,心情变得无比畅快。自此以后,她对待人生的态度大为转变,更积极了,更快乐了。之前她觉得“只剩15分钟,什么都做不了”,现在她时刻利用这15分钟,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能做断舍离。

单独的一件小事不能改变什么,但从这一件小事中获得自信和坚持下去的勇气,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断舍离就是这样的过程。

《断舍离》|丢掉杂物,放下执念,断舍离让身心舒畅

当今社会,受“快节奏”的影响,生活更容易一团糟,但是我们对此的态度却不能是麻木不堪的,只要想去改变,一切都不算晚,断舍离教会我们如何实践。将多余的物品清除出去,实现对家的美好构想,减轻心灵上的负担,让清爽划过心头。

演员陈述说这本书教会她做物质的减法、心灵的加法。将家里家外的物品打理的井井有条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断舍离让她于繁忙的工作中认真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卸下一直困扰她的重担,能够以更加轻松和愉快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但美好的未来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这并不要求我们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实践断舍离,就从扔掉家里面的空瓶子开始。

一点点积累下去,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更有价值的物品和更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更愉悦的心情和更自在的人生。让我们立足当下,从小处着手,实践断舍离,要相信现在的每一次小变化都会带来更轻盈美好的大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