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圈原创集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三块广告牌》观后感:你最初认定的可能并非事实|【Twins妈分

2018-03-07  本文已影响60人  刘超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确定我们还要这么做吗?”

“-我不确定。”

“-我们可以路上慢慢决定。”

《三块广告牌》最后如此开放式的结局一度让我在影院不甘心的等到最后,直到工作人员提醒:“后面没有了”才十分不情愿的离场。

整部影片下来,没有以往看别的影片时心情的大起大落,甚至没有所谓的高潮,只有一次次被黑暗和丑陋激起的愤怒,和一次次被正能量与人性的善良深深的感动。

美国的一个小镇上,女主人公米尔德雷德的女儿被残忍奸杀,案情过去几个月仍没有丝毫破案的进展,女主于是想到利用高速公路边三块废弃的广告牌来给警察当局施加压力。

当三块红色醒目的广告牌在路边矗立起时,女主和剧中人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各种变化……

作为观众的我,随着剧情看到了每一个人物不同的一面,原来他们并非如我最开始认识的那样:

1

跟着女主的情绪,我对警察局长开启默认的无作为模式,尤其当他找到米尔德雷德去为自己辩解与开脱,并以自己得了癌症来获取同情时,那种鄙视与轻蔑袭上心头。当看到他在案件没有任何进展时竟饮弹自尽后,那种对这个人的彻底失望已经让我忘掉了他的死给他的家庭带来的痛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当我从死后的警察局长给到米尔德雷德的信中看到他对女主真诚的歉意,以及默默为她支付广告牌第二个月的租金,以解她的燃眉之急时,我被这个人感动到了,让我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意识到我可能给了这个人太多偏见。

2

因为警察局长的自杀,人们纷纷猜测他的自杀来自于米尔德雷德广告牌的压力,警员迪克森痛失自己尊敬爱戴的上司并把怒火撒向了广告牌公司的小老板:打杂店面、痛打平民,还把这位小老板从二楼窗户扔向窗外。所做的一切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穷凶极恶的恶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看到他困在熊熊燃烧的警察局想要脱身而出之前仍然用身体保护住女主女儿被杀的案卷并因此被严重烧伤;为了获取这个案件相关嫌疑人的DNA不惜用自己被暴打一顿来换取并且冷静的获取一切相关线索时,敬佩之情从心头燃起,发现我再次用自己的偏见先给这个人下了判断,不由得心头升起一丝小小的歉意。

3

女主米尔德雷德,作为一个心碎的母亲,为了给女儿一个真相,把自己武装的如同磐石一样坚硬和决绝,她可以冷酷的质问警察局长;与如同黑社会的警员迪克森挺胸对峙毫不退缩;也可以不由分说的赶走前来游说的牧师,多么果断狠绝的一个母亲,通过这些我看到她对推进破案的决心,但同时也觉的这是一个缺少温度的女人,心如硬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当看到警察局长咳血那一刻,米尔德雷德脱口而出的:baby,我突然看到了这个女人内心的柔软与温暖。当看到她对着那头小鹿散发着母爱的笑容与轻柔的话语,我感受到她对女儿爱的深切。

4

现在看来最开始我看到的那些并不是真实的,而最开始给这些人下的定义也必是错误的。

当我看全整个故事,当我通过不同的事件看全一个人,我发现最开始的判断是带有偏见的。人往往习惯依据自己的偏好和观点去下结论,很多时候这个结论会伤害别人并损坏关系。

当我们想去了解一件事或一个人时,不听一面之词,不闻一家之言,不急于下结论,给自己一些思考和判断的时间,跟着事件发展多停留一会儿自己的脚步,这样可能会能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你最初的想象和以为很有可能并不是你认为的那个样子!

5

带着善意与世界交往,没了偏见会离事实更近一些。

影片把每个人的恶最先呈现出来:米尔德雷德的尖酸、刻薄、铁石心肠;警察局长对手下的管理涣散,对案情毫无进展的极力辩解和推卸责任;警员迪克森的暴躁、渎职、玩忽职守。这些人性的“恶”太能激起我的愤怒,并片面的为每个人每件事定性。

但如果心中多一些善意,少一些攻击性,也许就能够更辩证的看待人、事、物,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万事万物的两面性,这也给我们留下更多了解人和事的空间,有机会离真相和本质更近一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确定我们还要这么做吗?”

“-我不确定。”

“-我们可以路上慢慢决定。”

是啊,我们最初的想法也许需要时间来慢慢打磨。

Tips:想了解Twins妈更多的生活笔记,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双胞胎妈妈的生活笔记”公众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