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医看戏(七)

2024-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芬芳玲珑

今天去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昨天主治医生已让先生回家休息,通知让今天直接过去到护士站办手续。去之前与护士长联系,得到确认去了就可以办理。

到了医院住院部,护士长正在为另一个病人办理出院,让我们在一旁等待。等轮到我们办理,她才发现主治医生没有给她提交相关出院手续资料。她打电话问询主治医生,主治医生说今天在门诊坐诊值班。护士长让我接电话,电话中主治医生说他正在门诊,有点忙,可能要等一阵,要么就下午再来找他办理。考虑到我们是按照他的约定时间来办理的,所以,我果决的告诉他下午还有事,而且来之前也进行了预约,只等他开具出院证明。

在等待的过程中,去医生办公室问询其他医生,看能否帮忙尽快办理。医生查询后说主治医生没有写完结果,所以无法帮忙出具。医生建议直接去门诊部找主治医生。

于是,又到门诊楼找到主治医生。医生说还有五个病人,于是我们在一边等。五个病人完了,陆续先后又看了五个挂号病人。在这十个人挂号看病的过程中,我一再压住自己内心深处鼓荡着的,一股一股往上冒的的那个火气。

迟了几句咒,让心静下来。然后问医生,已经十个人了,还要等多久?医生有点不好意思,说我现在就给你开。

叫号暂停,但是已经进来的一位老人坐在了凳子上。诊室外还有人在等待。我边翻手机边浏览微信中转载的那些精言妙语,试图借此让心不浮躁。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一份觉察。怎样将此刻的烦恼和不悦进行消解?

我静静的在观察自己的心,内心胸口憋着的那股子气还在持续不断的鼓荡着。首先,我先念奶格玛千诺,通过持咒让心静定下来。果然,心静自然生智慧,我开始有了警觉和正念。提起这份警觉,那烦恼真的像太阳下的霜花一样,开始消解。正念一回归,心中堵的那个东西没了。因为我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着,眼前的场景很快就会消失,事情很快也会得到处理并结束。一切都会很快过去。

其次,我想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有的人是清醒明白并忙碌着,有的人却是在无明中被裹挟着忙碌。静下来想想,同样都是忙碌的人,可是都在忙碌什么呢?难道忙碌只是为了做事本身吗?忙碌为了什么?忙碌是眼前呈现的这种不得不的应对和应付吗?同样忙碌的身影背后,心与心之间却有着千差万别。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答案。追问和追寻的背后,是为了找到一种意义。有的人是为了这种意义在忙碌,有的人却是忙碌着而无意义。看着眼前的一幕,我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人的这一生,有的人清醒明白的活着,有的人只是庸碌无明的在活着。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更为感慨,人这一辈子真不能稀里糊涂的活着。

眼前的这位医生,他可能并不觉察自己这种状态,带给自己和他人的那种感受。我由此也能推断出,他在生活中的那种庸碌和无意义。在他身上你感受不到一种生命的活力和蓬勃气息。他并不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在生活和工作。

通过这半个月的住院,在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里,也能够看到或感受到一些东西。其实,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无不包含着他的全息。同时,参照同科室别的医生,相形之下,基本上就可以做出一个大致客观的判断。我相信他生活的并不快乐。他并不享受自己的工作,工作其实是他的一个负累,是一件他不得面对和应付的差事,同时,也是他为了谋生而已的职业,并且这份职业并不是他的热爱和向往。

我应该以他为镜子。他可以成为我的一面镜子。我不能可以去做他这样的人。我一再提醒自己,我可不想成为他这样的人。

做事情拖拉,被动的卷着,被人家裹挟着去做事。我希望自己是积极主动的把事情做在前面,让自己更从容,更坦然。而不是他呈现的这个样子,在最后的压力到来时,才被动无奈的去做事情。这是我不想要的状态,非常不认可的状态。可仔细一想,我身上也恰恰有这一点。所以,我才会对这个起了情绪。这个情绪是我自己的。世界是心的倒影,我看到外在的呈现,内心起了情绪,是因为我自己内心有了波澜。那波澜是情绪是烦恼,更是对自己也存在这种状态的不满。万法唯心生。是自己对这种状况的不认可和不接纳。

所以,我可以对自己有要求,要求自己做事不拖延,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做事情要有计划有序的去推进。但是,对于他所处的这个状态,我只需要看到,而不可以或不能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他的所作所为,我只能面对、接纳或包容。

他有他的生活和做人方式,就像鸟有鸟儿的生活方式,鱼有鱼的生活方式,你不能要求他们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各自有它们的生活空间,有它们的生活乐趣。鸟就喜欢在天空中自由飞翔,鱼儿就喜欢在水里畅游。所以,要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话说回来,他也有他的好处。比如,我在观察他看门诊病号时,他就是那种不急不慢、悠哉游哉的样子。病人急里慌张的问他,遇到的状况现在怎么办?病人焦急又焦虑的时候,他的这种不慌不忙也能安抚到人家的情绪。他会说,没事,没关系,不要紧,没啥大不了的。其中遇到病重的,他也会不慌不忙地说,你这个要住院。

所以这又何尝不是他的一个优势呢?往好里说,真佩服他这种超然世外的洒脱。往不好里说,感觉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许在他的眼里, 疼与不疼,病轻与病重,早已司空见惯,麻木不仁。钝感力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份钝感力也保护着他,否则,如果是一颗敏锐的心,不知道要跟着病人的心疼痛多少次?

他的这种淡定从容,是性格也是做事风格使然。其实,也谈不上缺点或优点。难道不是吗?缺点和优点是融合在一起的,像保护色一样,此消彼长中,互相帮衬着才得以支撑着他一路向前走。

我内心对他有一个评判和定义,认为他特别的怂,特别的肉。可是,他的这种慢节奏,却无形中缓解病人的焦虑和紧张。所以,任何一个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简单地一分为二去看。利有弊,好有坏,优点与缺点,这些都不过都是自己大脑中的概念和自以为是的判断罢了。

而正确的看待方法,应该是通过不同的视角去思考,带着觉察和智慧的眼光,透过事物的现象而去认知事物的本质。

在这件事情上,如果对方自己觉得很好,或者他自己还不愿意改变的时候,再或者他还没有达到需要改变的那个时机,那就祝福他好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去改变别人。真正的改变,永远都是自己有所感悟或认知,或是受到影响和感染后,发自内心由衷的自动自发地去改变。

所以,通过他为镜子,反观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自己以后做事,要积极主动的去做,要有计划和安排部署,有序的去推进。而不是杂乱无章中,被事情追着、赶着跑。这是我内心不接纳和不想要的一种状态。所以,对方是来帮我照镜子的,让我看到了对自己内在的一种不接纳。这样看来,我还得感谢这位逆行菩萨,他是来帮助我成长的。不甚感激这件事的触发对我引出的思考。

也许我的这种急,背后也需要他的这种慢,来综合一下。他的示现就是为了让我学习掌控做事的度。凡事要守中道,不可有所偏颇。这件事中也是同样如此,不可过急,也不可过慢。阴阳平衡才是大道!慢下来,既要稳稳的扎实推进,同时在过程中还不能急。专注专心的去做就好了,不能目标性太强。太强势就容易执着和着急。像他这种漫无目标的,拖延症似的状况,在我身上都有。比如在工作上,有时候也是不到最后时候,能拖也会先拖一拖。所以,一定要从这个事件为节点,做一个扭转和改变。以后把事情往前赶,事做在前面。要积极主动的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不是被工作、生活所控。拿回自己的主动权,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拿回自己生命的掌控力。

面对一个事情,当我们无法改变那个结果和当下状态的时候,除了积极的面对,一定要全然的接纳。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这时候,才会更清晰的看到事情的全貌,才能看到背后的一些东西。接纳这个事情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探寻、自我反省的一个过程。看别人不顺眼,其实都是自己内在对自己的不满和不接纳,这是我在这件事情上最大的收获。

另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这个主治医生今天坐门诊,后续有别的医生接手办理手续时,我们遇到的医生很热心,一再交代出院的注意事项,还为我们推荐了需要购置的用品。在哪个网上买,买哪种规格的都交代的一清二楚。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也是因祸得福的感觉。

所以,选择接纳吧,什么事情都是因缘聚合的,里面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天是公平的,在这方面有所缺失,就会在那一方面给予你一定的补偿。

后面帮他处理的医生问我门诊人多不多,我说人挺多的,都在等他开完这个结果。医生听了我带着怨言的话语,宽慰着说他忙,可能没有理顺。我说一天两天没理顺可以理解,这都住了半个月了还没理顺?出院又不是临时的决定,怎么会没理顺?

医生自己也觉得这理由有点搞笑。所以,自己不在无明的时候,别人怎么说,内心是很明白的。自己内心有力量,你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个事情背后是怎么回事。他人也能够感受到你这这份明白和力量。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想到了教育有四种境界。不仅是教育,包括管理和为人处世都可以套用这四种境界。

比如说,最高境界是不知有之。一个人的人品和人格魅力就是无形的教育。这相当于无为的境界。这种状态下,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人。在不露痕迹和不易察觉的状况下,一切变化就发生了。

比如科室主任在查房时,问到的问题是切中要害的,那么他不需要更多语言,你就会明白,他作为科室的负责人和领导,他真的用心了。不然的话,他怎么能够问出那么确切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检查结果出来,去找主治医生不在,他就会主动拿过去看一看,解答结果中的问题,然后也会帮着转交给主治医生。需要开药的时候,他不会让你等主治医生,而是顺便帮着把药开了。在主任那里你感受不到清晰的一个界限,有一个科室工作的整体感。

第二个境界是亲之誉之。就是你会觉得这个人让你很亲和和想要亲近。在一起会非常舒服。走了也会对他有赞誉。一提到这个人,觉得很不错,这是一种荣誉和口碑。

第三个境界就是畏之。有的人自以为是,很武断,专断,固执。让你就觉得不想靠近他,甚至没话说。

第四个境界就是辱之。相接触之后,感觉不屑于这个人的品行。 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相当是一种辱。

这四种境界可以拿来参照。以此为镜,让自己能够在做事中,去随时观看自己在哪个境界里。感恩一切的发生。有发生,有领悟。希望也能对您有所启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