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救药的 他们只是缺乏——爱的教育

2019-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驿路笔记

《放牛班的春天》,哦,我其实更喜欢另一个名字——《唱诗班男孩》。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怀才不遇的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满是淤泥。大人们早就对这些孩子不抱希望,而他们在那里也看不到希望。)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野孩子”,校长残酷的管理手段令人不寒而栗,也让马修更坚定了改变这一切的信心,他用音乐唤醒了孩子们内心的兴趣,用包容和爱的音符拯救他们,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爸爸会在星期六来接我~

他是班里最小的男孩子,父母在一次战役中牺牲,小佩皮诺就此成为孤儿,但他一直不愿相信,他常常在星期六独自跑去校门口,扒着栏杆等待,他坚信,爸爸会在某个星期六“如期而至……

他是马修见到的第一个孩子,“你在这里干什么?”“我爸爸会在星期六来接我!”小佩皮诺回答。“哦,可今天不是星期六,走吧,孩子。”马修带他回了宿舍,后来从其他老师那得知真相,他开始对佩皮诺格外的关心照顾,合唱团组建起来,选他当乐队助理,吃饭的时候把带佩皮诺在身边,晚上为他盖好踢翻的被子……

马修每晚深夜还研究剧本,在日记本里写下自己的愿望,昏暗的灯光照在佩皮诺小小的身影上,这个孤独又安静的小男孩的内心该是温暖的……马修被解雇的那天,他正要搭乘公交车离去,佩皮诺呼喊着从远处跑来,抱着他的小狗,拎着一个小包袱——他所有宝贵的东西。“您能带我走吗?”“哦,我不能,孩子,我没有权利带走你。”“您能带我走吗?”小佩皮诺只是坚持问。车上的师傅在催了,马修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看着车子缓缓离去,佩皮诺没有离开,仍是在原地等待,和他以前在校门口一样地执著。突然,车子停住,车门打开,马修从车上下来了,这个画面令我很感动,佩皮诺开心地跑过去,被马修抱上车。

“也许,佩皮诺的等待是有道理的,马修被解雇的那天,正好是一个星期六。”小佩皮诺的等待是的确有道理的,从马修来校的那天,佩皮诺就迎来了他生命的曙光,而这个小男孩最终向这道曙光奔去,也是他从失落和孤独中出走的开始,他的执著,他坚定的信念,让这份等待变得“值得”!

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还有——天使的声音~

单亲家庭的莫杭治,是所有男孩子里长相最出众的一个,也是经常破坏纪律被校长关禁闭、罚去搞卫生的孩子之一。他的母亲靠在餐厅当服务员打工挣钱,每周四会去学校探望,给他带去巧克力、干净的衣服……

在马修到来之前,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渴望自由,受制于教育体制,他们内心有梦想,但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去实现,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任何兴趣爱好。

马修在无意间发现了莫杭治的音乐天赋,可以说,莫杭治的命运因马修的到来而改变,音乐在他内心埋下了种子,也因此奠定了他后来成为著名指挥家之路。他喜欢唱歌,逐渐对马修老师产生好感,但依然叛逆,个性十足。当他看到自己的母亲和马修交谈时,以为他们在交往,于是将一瓶墨水从楼上扔下,洒了马修满身都是。换作校长,这个举动,莫杭治免不了又被关小黑屋,或是面临更严重的体罚,但马修什么都没做,只是在音乐课上,假装放弃他似地说“反正乐队又不缺人,少一个多一个无所谓”。

日子一天天过去,马修组建的合唱团被公爵夫人获知,她专程来听孩子们的表演。此时,莫杭治则作为一个“例外”站在墙角,他看到其他同学都穿戴整齐,在马修的指挥下演唱,应该是很想融入,又或许对马修有点恨意,只能无奈地望着他们。到了独唱部分,马修转过头,望向莫杭治,正倚靠着墙壁的莫杭治先是一怔,随后开始放开歌喉,他的嗓音堪称天籁,无需彩排,和马修的指挥完美契合,连公爵夫人也感到震惊。

独唱结束后,莫杭治露出微笑,望着马修老师,马修也注视着他,突然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很多东西: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或许是第一次,懂得去感恩……马修心满意足地笑了。他让莫杭治意识到自己的错却不加责备,让他有机会被原谅却不去伤害他的自尊心,这种润物无声也恰到好处的教育,和校长的极端“反应-行动”策略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位音乐家,马修老师将教育孩子这件事,也做成了“艺术”,他把希望的种子,播进孩子的心田。莫杭治也就此迎来了他生命的“春天”!

我想买一个热气球~

这个小男孩一出场,就因为从窗户扔东西而意外将另一位老师马克桑斯的眼睛打伤,他的淘气一点也不亚于有着天使面孔的皮埃尔。(应该说,淘气,就是这些孩子们的共性吧。他们渴望自由,却挣扎于泥沼,只能希冀以各种奇葩的游戏为乐。)但他没想到会酿成大错,又不敢站出来承认是自己所为。

校长的做法是,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拉出一个孩子去接受惩罚。这种不公平也不明智的做法,让初来乍到的马修感到惊诧,但他又不能反抗,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化和教育另一个本该接受惩罚的孩子——科尔班。他原本想带科尔班去见校长,但是走到门口就听到另一个被冤枉的小男孩惨痛的叫声,科尔班下意识地退缩,马修也有些于心不忍,他没有将科尔班推出去,但科尔班为要自己所做的错事付出代价——去医院照顾被伤害的马克桑斯老师,直到康复为止。

科尔班去了,而且是心甘情愿去的,在病房里,他一直低着头,心存忏悔。而马克桑斯老师,也并没有怪罪他,只是笑着摸摸科尔班的脑袋说:他只是个需要被理解的小可怜罢了”。(这位马克桑斯老师,大概是在马修到来之前,学校里唯一一个真正愿意站在孩子角度考虑的老师。)就是这个淘气的孩子科尔班,后来又导致另一个孩子蒙东被冤枉。他的初衷是攒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想买一个热气球。(马修刚来学校不久,曾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愿望,其中,就有孩子写出想当热气球驾驶员)多么天真的想法,也许在大人眼里甚至可笑,但那是他最初的梦想,孩子的梦想就是单纯而离奇的,这并没有什么错。“热气球”,也说明在他的内心,多么想逃离这个“池塘之底”。

只可惜,如果不被正确引导,实现梦想的方法有所偏离,就会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这不完全是他的错,也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在这所以校长的权威为主宰的学校,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实现梦想,对错与公平在这里失衡,心灵的成长不被重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和环境脱不了干系。科尔班偷了校长的钱然后藏起来,作为自己梦想的“储备金”,也将蒙丹的“罪恶”推向顶端,为后来学校失火埋下伏笔。

他是马修唯一的男中音,也是他教育生涯的缺憾。

蒙东,这个孩子被认为是有“精神病”送来这所学校“做实验”。校长为了自己的利益接受了他,但也“毁灭”了他。蒙东是个孤儿,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管束,使他从小放任自流,早早就学会了抽烟,做坏事,欺负比他弱小的孩子,也不尊重比他强大的老师,或者他根本就不懂得尊重以及与别人友好相处。我的理解是,那不过是他保护自己的手段,一个无依无靠不被理解不抱希望的孩子,一个别人眼里的“渣子”,他仅靠自己的方式存活,他没有得到过尊重,自然也不懂得去尊重别人。

马修原本想“拯救”他,希望他能加入合唱团,但在蒙东看来,马修和那些人都是一伙的,他没有安全感,不被信任也不会信任别人,因为在此之前,从没有人给过他任何相信。他在这所学校更是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终选择离开。然而却因为一个“偷盗-逃逸”的罪名被抓回来,校长认为是他偷了自己的十万法郎,对他施暴足有一个小时,就在他准备反抗的时候,被门外的马修和另一位老师制止。他被警察带走了,临走前,他回头望了马修一眼,对他露出诡异的笑,这笑容里,或许是蒙东对他之前判断的结论的证实——“你们果然是一伙的!”。也是他彻底无望的讽刺的笑。

蒙东的被冤枉,在后来才被发现,始作俑者是科尔班,但这件事并没有继续追踪。蒙东带着恨离开,学校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就好像他从未来过这里。蒙丹从离开的那一刻,已在人格上被彻底判了“死刑”。学校的火是他放的,他举着烟站在高处,望着浓烟滚滚的学校,内心是否有“胜利者的喜悦”。他是在报复校长,报复那些冤枉自己的人,也是在为自己打抱不平,他是一个孤独的“胜利者”,一个被教育彻底抛弃的“局外人”。蒙东被带走的时候,马修曾感叹说,他是我唯一的男中音。是的,但他从来没有加入合唱团,他是合唱团缺失的一份子,也是马修教育生涯永远的缺憾。校长的专制,学校教育的失败,让蒙东没有机会被拯救,走上绝路,并亲手将学校“毁灭”,他始终没有得到救赎,成为教育永远的“败笔”。

后记

当年从师范院校毕业,我没有选择留在家乡当老师。看了这部电影,我在想,如果当年真的选择当老师,我够不够资格,能否做一个好老师。学校,将不同个性的孩子聚拢在一起,却企图将他们“打造”为一模一样的人,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在学生身上贴上不同的标签。没有人在意他们行为背后内心的真实想法,调皮捣蛋就是错,成绩差就是错,就要被当众指责,就该受到惩罚。成绩好则一切都好,万事大吉。真的是这样吗?据我观察,那些曾经在学校成绩并不好,反而比较淘气的孩子,出了校门走向社会,大有作为的也比比皆是。学校教育,能够真正带给孩子什么?值得反思!

影片中,马修老师翻看孩子们写下的心愿:两个消防员、三个牛仔、一个驯虎员、一个热气球驾驶员、三个战士、四个亡命徒、两个间谍、一个拿破仑的将军……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为学监。宁愿做亡命徒也不愿当学监的孩子们,在他们心里,当学监还不如亡命天涯。这足以体现出学校教育的失败,孩子们从老师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也不愿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马修老师被解雇的那天,他期待着孩子们会涌到门口向他告别,但是没有,正在他失落的时候,从窗户里伸出一只只小手,在向他挥手告别,窗户里不断飞出纸飞机,那是孩子们对马修老师的祝愿,也是他们梦想的纸飞机,是他们对自由的渴望……突然想起一句话:“童年的纸飞机,有一天,会飞回我手里。

这部影片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我们现实社会多一些马修这样的老师,从学校会走出更多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成绩方面。

每个孩子都有潜力,重要的是有人来“开发”,来挖掘他们的潜力,以及更多关爱、包容和理解。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要被“淘汰”,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救药的,如果有,那是他们缺乏——爱的教育!

图片来源:剧照拍摄

作者简介:素履,文艺青年,京漂文字爱好者。

公众号:驿路笔记

头条号:驿路笔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