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想法散文

向死而生

2019-07-18  本文已影响17人  judyjia0508

去年的暑假,一直疼爱我的伯父离世,今年的暑假,又失去了一位亲人。

这十来年,越来越多熟悉的长辈先后辞世了。更有甚者,竟然还有同龄人的消息。我们终于到了一个渐渐失去的年龄。

在呜咽声、抽泣声、嚎啕大哭声中,跪在逝者的灵前,作最后的告别,从此,阴阳相隔了。


死亡,是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生命,人类都要面对这个困惑。中国人创造了道教,说,通过炼丹、吐纳,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西游记》里说:孙悟空在睡梦中被牛头马面将魂魄拿到阴曹地府,将生死薄上自己的名字划掉,连阎王也奈何他不得。后来,他意识到只有去学道成仙,才能不被阎王管辖,不会有死亡一说。

另有一种解释是:人死之后,可以投胎转世。今生积善修德,则来世投胎于富贵之家,享受福禄;反之,则为贱民,备受苦辛,或转世为牛马,或永世不得超度——大约等同于佛家说的堕阿鼻地狱。

我以为,第二种说法,更有劝诫之意,它的功能类似于宗教。当然,它往往是以封建迷信故事的面貌呈现出来的。我不赞成迷信思想,但是,迷信和科学大概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吧,很难弄清楚二者的分界线究竟是在哪里。

比如:中国民间文化里流行一种说法:人死之前,灵魂会到达一生中所有去过的地方。而近年来,竟有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所以,有些我们斥之为“迷信”的东西,或许未必真的是迷信,而只是科学未能解释的迷呢。

退一步说:即使这些“迷信”的确不是真实的,但是,如果它具有劝惩的意思,也自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比如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真的存在吗?在人类走进太空的今天,证伪还是很容易的,可是它为什么没有消亡呢?也是因为宗教的劝诫作用、凝聚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

无论是有神论,亦或是无神论,都是信仰,当生命走向终点之时,需要精神寄托来消释恐惧,让你去坦然面对未知的茫茫沉寂。


陶渊明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拟挽歌辞》,里面说: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纪念刘和珍君》里曾经引用过,并说“倘能如此,也就够了”。我曾经疑心这是对死者的赞美,但是,完整地读这首诗却发现,其实不然。陶渊明的意思是说:我死以后,我的亲戚也许还会有点悲伤,但是,其他人很快就开始唱歌了。唉,死亡有什么说的呢?终归是和高山融为一体罢了(化为尘土)。

言外之意,一个人的死去对这个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呢?只是在亲戚之间激起一点情感的涟漪罢了,至于其他人,完全没有影响呵。

其实,即使是亲戚,在短暂的悲痛之后,依然要面对自己的苦乐悲喜,不能有太多的停留。

人生,总是寂寞的。

所以,鲁迅先生在他的晚年,写了著名的《小杂感》,说: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

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认真生活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