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
情绪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表达,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不应该去教育或管理,是应该被看见,被包容,被理解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去看见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发生什么事,如何去面对,消化。今天我们先聊聊恐惧。
恐惧是我们人类常有的一种情感体验,告诉我们遇见了危险,会逃跑,会战斗,它对人类来说是保护的倾向,及时对危险信号产生反应。但是过度恐惧会影响生活。孩子面对老师产生恐惧的心理时,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上课很紧张,无法专心听课,成绩就会下降。遇见这种情况,有的家长会说“老师有什么可怕的,他们都是为你好,才那么严厉对待你”。说这些话时,我们否认了孩子真实感受,没了解孩子内在感受,过度地认同老师,觉得老师方法是正确的,对孩子有帮助,对管理班级有积极意义的,会让孩子觉得不被看见,孤立无援。也有些家长会说老师怎么能这么对待你,过度地认同孩子,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对孩子也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首先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表达情绪,高年级的孩子会用语言表达自己产生这样的情绪感受是什么,身体和行为有什么状况,而低年级的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可以看看他对去学校有没有抵触心理?偏科吗?对不喜欢的老师有什么样反应评价,饮食如何,睡觉做恶梦吗?身体有什么反应?这些给我们信号,了解到孩子处于强烈的焦虑和恐惧的状态。当我们看见孩子的恐惧情绪时,我们可以慢慢去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这时候要尽量的具体,细节要清楚,比如对所有老师都害怕吗老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会让让你害怕等等,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一些跟老师沟通的能力和技巧。高年级的孩子用语言可以直接帮助,而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用一些绘本或讲一些故事间接教他怎么与成年人沟通。问问冲突发生以后老师怎么做的,孩子的感受是什么,然后跟孩子讨论具体要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应该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情绪感受,也可以让孩子想象如果他是老师,在这件事中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会让孩子了解心理现实是真实的,但并不代表客观现实。对孩子逐渐成熟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成为孩子和老师沟通的桥梁,理解老师是我们合作的对象,不要把老师当成绝对的权威一味地服从,我们也不能把老师推向对立面,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面对与老师沟通中会出现的一些困境。刚才我们聊的是一般事件,但我们不能否定社会上发生一些恶性事件。我们要区分清楚孩子所遇见是普通还是恶性事件。孩子遇见恐惧,可能孩子性格内向,看见老师严厉批评别的孩子也害怕,也可能老师本身性格特质,也可能家庭原因,如果父母对孩子管教过分严厉,孩子就会非常害怕权威,去了学校也很害怕老师。孩子与社会的相处模式就是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模式,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成人,长大了会怕领导,对权威只有畏惧,只有服从,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