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读书散文

一切,都是源于本能

2019-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悄然Edward
Edward/摄于人民广场附近

翻开书的扉页,简短而无法将注意力剪断的文字,从静默中突然喷涌而出,像是某种蓄谋已久的力,在漫不经心中勾魂摄魄,引你到一条隐秘而又血脉喷张的小径。

纳博科夫的笔下,对于《洛丽塔》的书写,如一位不拘小节的画家,在每一次下笔之前,都涌动着一股浓烈的力。这每一次力的描摹,并非都是十分,但落到空白的纸张之上时,那种魅惑而又纯净的氛围,总能在人困顿的时候,在精神的后花园播下一种只有数字π才能呈现的、像天空的云一般朦胧而又迷人的想法。

或许,作家与常人之间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能够将那些人世间同与不同的感受,细致入微的贴在文字之上。这感受,或许是禁忌的、反常的、不可与人言说的。一旦通过某种方式传播开来,那种通过文字所产生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会因为地域、国家、语言的阻隔而逐渐削弱,反而像是一个淘气的小孩儿,在无意间被36V以下的电流捉弄之后不以为然,突然发现220V的感觉原来如此嚣张。

看了几个章节的《洛丽塔》之后,合上书页走在霓虹闪烁的街道,一家家门店类似于倒闭清仓处理式的字体凝重而萧条。不知过了多久,这些宣称倒闭的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像是习惯于谎言的人,对于谎言本身,早已没有了免疫。

不经意回望,某家店老板坐于门内正中,向外一览无余。眼前一团浓烟,仿佛要把他一口吞掉。站在他面前的顾客无精打采的挑选着。路上的汽笛与公车相互交错,公车内的把手自然下垂,像人心深处的无力感,没有一丝的晃动。

走至十字路口,一团略显失真的云盘卧在高层建筑的顶端。按下快门,没有刻意的调焦和截选,一张夜的云被自然的记录下来,像呼吸一样,为了活下来,第二口呼吸绝对不会犹豫式的刻意训练之后才吸进体内,一切,都是源于本能。

耳机里的音乐从走出门的那刻开始,一直没有停息。长号的倾诉,会无端的让人感觉到某种失落的孤独,而这孤独恰恰是一种反叛,像是为伍迪艾伦做传的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那样:大凡有才有志之人,无不成于藩篱之外。

想到这里,我信步向那个地方走去,它不能称之为家,暂且叫它精神的自留地吧。

PS:上文提到的耳机里的音乐

选自音乐家克里斯·波提专辑中的任意一首

有兴趣不妨听听看,安神静心有奇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