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我的读书生涯是从连环画开始的,也就是小人书。没办法,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暴露了年龄。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还有《三毛流浪记》等等,都是学龄前看过的连环画。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是那个时候不感兴趣一直没有看。
上小学以后就接触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等书籍,这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书了,因为全部都是文字,最多有几页插图而已,也是打开了我真正意义上所谓文学的大门。
那些人面兽身,阿拉丁神灯,会飞的地毯……都引发了我足够大的兴趣,密密麻麻的无声的文字里面有着丰富多彩的奇妙世界。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也看不到,只有在书里才能发现,好奇是我喜欢读书的第一理由吧。
人与书的遇见也是需要缘分的:
有时候你遇见的书看不懂,就像错的时间遇见了错的人一样,比如《静静的顿河》初一的时候就拿起过,但一直没有读完,到现在为止我也没再去碰过它。
有时候想看的书遇不到时间一久就被别的书代替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就好像是人与人之间的错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哪怕是后来看过了电视剧,我也没有读过原著。
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初二的一次春游,回来的时间比较早,我和几个同学跑到了新华书店,当时我就看上了这本《倾城之恋》,看标价是5块多钱。但因为买了零食,身上的钱不够了。同学说把钱借给我,但我执意觉得买书要全额用自己的钱,今天不够改天再来买好了。但遗憾的是,等我再想到这件事的时候,跑到新华书店那本书已经没有了。白流苏与范柳原便是是目前为止错过的文字原著之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比如在自己困惑的时候遇见了对的书,让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书是宝藏,书是钥匙,书是黄金屋,书还是避难所。
随着年龄的增大,读的书越来越多,让自己也越来越平静,越丰盈了。
都说读书和健身是成本最低回报最大的投资,
读书多了,高度就有了;
健身久了,线条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