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A第六个原则:权威
现在流行一句话就是,我要和孩子交朋友。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会赞同。
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这是错误的,孩子在成长一定年纪以前权威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1.权威和权利
首先要明白权威和权利的区别:
权威是自下而上来的,也就是代表着,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服务孩子,去服侍,去接纳去爱来获得孩子真心的顺服。而权利是自上而下的。就是法律赋予的。简单的区分权威会让孩子心服口服,而权利是口服心不服。

所以放弃权利用权威,总爱用接纳来赢得孩子的心,这才可以称之为优秀的父母。
权威=威信+影响力。
父母的品格建立孩子威信。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当你自己做的和你教育的不同的时候,你的威信很容易就会被推翻。
但是也不是要我们来做完美的父母,没有一种品格是完美的,而是应该做出成长的榜样。

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建立影响力
当我们关系越亲密,孩子受我们的影响力更深。只有榜样和真爱才可以真管。
2.管教的四个误区
管教的四个误区包括放纵型,强力镇压型,消耗型和贿赂型。
第一种放纵型,代表着我们要放弃规则,让孩子知道即使他不遵守也可以,不承担责任也可以。这种父母说的最多的就是,行行行,下不为例。
第二种是强力镇压型,这种见效最快,但是最破坏关系。
第三种是消耗型,就是我们常说的唠叨型的父母。这种父母最容易被害者操控,孩子会不停的来试探父母的底线。
第四种事贿赂型,这种也见效快,但是很容易教会孩子放弃责任。
正确的管教方式是,逻辑后果的行为。

给孩子自由,允许他选择,然后按照选择去处理后果。
但注意,这个阶段一定要表现平和,并且要提醒孩子相应的后果。给予选择的权利。
当孩子因为后果痛苦时,首先要认同情绪,要表现平和,提醒他自己已经做出选择。
千万不要被孩子激怒。
看到这里,我惭愧至极
我最容易被孩子所激怒。记住下面这句话。
如果一个人被另外一个人激怒的话,说明他们两个人再同一四维水平上。

父母也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为,因为我们要知道,此时他只是在我们手上痛苦,可是未来若是不给予管教,他就会在别人手上痛苦。

3.管教和惩罚的区别

惩罚是父母已经动了情绪,而管教是父母心里很平和。因为会管教的父母心里充满信心。也知道孩子的错误是一个可以训练孩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