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成长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水小赵亚飞

      上周在新教育工作群里看都一篇有关一年级口算技巧的文章。我的心里有点矛盾。 

      现在一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受过学前教育。教室里的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来自不同的乡,在幼儿园里学习的知识不一样,算题方法也不一样。在教室里转一圈你会发现每个孩子与每个孩子伸手指表示的数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大拇指代表5,有的一把手代表5,还有在数手指截。 我总以为只要孩子们不管用那种算法,只要得数对就行。后来我发现这样在低年级学数学还行,可是到高年级这样就太慢了,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培养孩子们的口算技巧,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室里不难发现同样的口算题,有的孩子2,3分就能完成,可是有的孩子们需要很长的时间。

    细探教材,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单元的安排都不是随便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是连贯的,上一节的教学内容就是为学习下一节的新授做准备的,如果了解了教材的安排,在辅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用前面学过的内容来解决新知。          今天就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里的“十几减9”来说说教材中出现的算法。

如13-9

¹13-9:先把9分成3和6,然后用13-3=10,最后用10_6=4。

213-9:先把13分成10和3,然后用10-9=1,最后1+3=4。

313-9:想9+(4)=13  13-9=4。这种算法就是利用上学期最后一单元的知识点来解决的。

    一道计算题就有多种算法,我觉得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不管学生用哪种算法,时间长了慢慢就熟练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