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读书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1┃ 竞争时代,我们的焦虑与防御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300人  辉姑娘的行书

——“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后面,有一个正在受苦的人。”

想要获得爱,又害怕爱、逃避爱,总是无法真正得到爱;

拼命追求权力、名声和财富,又怀着对失败甚至对成功的恐惧,竭力逃避竞争;

对他人充满了敌意,又总是倾向于放弃自我、顺从他人……

神经症病人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冲突。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从时代和文化角度出发,剖析了这些内心冲突的表现方式和形成过程。

1、此书对弗洛伊德发起了挑战

社会文化对个人心理影响重大,在当今社会已是一种常识,但在作者卡伦·霍尼生活的时代,这个观点的提出,在精神分析领域所造成的轰动效应不亚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正是霍尼正式提出其“日心说”的标志。

霍尼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神经症,对正统精神分析学作出了批判。这种批判主要体现在,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建立在天生的生物性驱动力(生本能、死本能)等基础之上,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确定某种普遍人性。

霍尼认为,尽管童年时代的经验为神经症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但它们却不是后来种种心理障碍的唯一原因,病人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也起到了很大影响。“我们的情感和心态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取决于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人环境。”她并不赞成片面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童年时代,不赞成把病人后来的反映看作本质上是早期经验的重演。

反观之,弗洛伊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与当时奥地利社会严重性压抑的大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2、什么是“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又称为神经官能症。

百度百科定义为“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许又新教授把“神经症”分为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恐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等5种典型的神经症,以及抑郁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其他类型、无法分型的神经症等4种不典型的神经症。

这些定义都是从生理角度出发做出的界定,而霍尼则以文化角度作为衡量标准来进行判断。她认为,所谓神经症病人,是指那些行为、情感、心态、思维方式都显得不正常的人。

但什么是正常、不正常,取决于特定社会强加于成员身上的行为标准和情感标准。而这些标准又因文化、时代、阶级、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正常与不正常是相对的,只有当个人的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才应该被认为是神经症。

比如,在非洲“食人族”中,吃掉去世的先人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先人生生不息,是正常的。而在讲究“入土为安”的汉民族看来,这种行为完全是不可理解、不能接受的,因此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3、这个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的表现

霍尼通过大量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在神经症病人身上所有冲突内容及其互相关系都是大体相同的。主要表现在5个大的方面:

其一,给予和获得爱的态度。神经症病人的一种主导倾向,就是对他人之称赞或他人之情爱的过分依赖。

其二,自我评价的态度。内心的极度不安全感,自卑感和不足感同时存在。

其三,自我肯定的态度。在肯定自己或肯定自己主张的行动上,存在种种明显的抑制倾向,如抑制自己表达意见、表达某种愿望或要求。

其四,攻击性。即与攻击性有关的各种态度,如反对、攻击、贬低、侵犯他人的行动,或无论什么形式的敌对行为等。

其五,性欲。即表现在性生活方面的怪癖,强迫性需要或抑制。

所有这些态度,尽管表面上看缺乏逻辑关系,但如果深入考察其产生的动力过程,这些态度在人格结构上却是互相关联的。

4、焦虑是神经症的动力中枢

一切神经症都共同具有一个基本因素,即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

焦虑对产生病态的性格倾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焦虑是什么

所谓焦虑,指个人面对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而产生的渺小感、孤独感、软弱感、恐惧感、不安全感等。

焦虑的核心因素是无能为力感和非理性。

焦虑和恐惧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危险情况做出的情绪反应,都可能伴随着生理反应。但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恐惧,是一个人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做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焦虑,则是对危险的不相称的反应,或甚至是对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

如,母亲因子女生病而担忧害怕,是恐惧;但当母亲仅仅因为孩子磕了一下,以后就时刻都担心孩子出意外死亡,就是焦虑了。

(2)焦虑的产生及抑制

内在的敌意触发个人的焦虑,为抑制焦虑而压抑,由此造成更多的内心冲突,当冲突越积越多,个人无法有效处理,难以恢复内心平衡,就可能形成神经症人格。这即是产生神经症人格的动力过程。

简言之,敌意焦虑  → 压抑  → 形成恶性循环 产生神经症人格

全书即围绕这个“恶性循环”展开,分析在追求爱、权力、声望和财富过程中的病态需要及其人格特征,如:

敌意  →  焦虑  → 对爱的病态需要  → 病态的获得爱的方式  → 对冷落的敏感。

敌意  →  焦虑  → 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  →  病态竞争。

敌意  →  焦虑  → 压抑  → 逃避竞争  → 病态的犯罪感  →病态受苦的意义(受虐狂问题)。

霍尼用了60%的篇幅,详细分析了这些“恶性循环”背后的动力过程。

如,她认为对爱的病态需要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焦虑 → 对爱的过分需求,包括要求绝对排他的无条件的爱 → 由于这些要求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冷落感 → 用强烈的敌意对这种冷落感做出反应 →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 → 由这种压抑造成一种弥漫性的愤怒 → 焦虑的进一步增强 → 对获得安全感需要的进一步增加  → 由此而开始下一轮循环。

对权力、名望和财富的病态追求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焦虑、敌意、受到伤害的自尊心  → 对权力或其他类似事物的追求  → 敌意和焦虑的增加  → 逃避竞争的倾向(伴随着自我贬低的倾向)  → 由此而导致的失败和在潜能与成就之间出现的差距  → 过分高涨的优越感(伴随着嫉妒心)  → 不断增多的自大幻想(伴随着对极度的恐惧)  → 越来越敏感(伴随着新产生的逃避倾向)  →  越拉越多的敌意和焦虑  → 由此而开始下一轮循环。

(3)4种逃避焦虑的方式

我们怎样保护自己不受焦虑的干扰?

主要可以采取以下4种方式。

方法一,把焦虑合理化。即把焦虑转变为一种合理的恐惧。这也是逃避责任的最佳解释。

如,过分关注子女安危的母亲,不会承认她的这种焦虑与实际存在的危险是不相称的,不会承认这种焦虑背后更多的包含着母亲自己的无能为力感、软弱等因素。

方法二,否认焦虑。否认焦虑的存在,即把它完全排除在意识之外。

这种情况下,个人在生理方面,会不自觉表现出一些明显迹象,如战栗、流汗、心跳加速、尿频、呕吐、腹泻等;在精神方面,则是烦躁不安、无端冲动、或有麻木呆滞的感觉。因此,对焦虑不顾一切的克制,只是消除了焦虑的特殊表现方式,并不能彻底消除焦虑的存在。

这一点也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吻合,后者曾说过:症状的消失,并不是疾病治愈的充分标志。

方法三,麻醉自己。通常可见的有酗酒、药物成瘾等,还有一些看不出明显联系的方式,如由于对孤独的恐惧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工作狂;过量的睡眠;性成瘾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安全阀”来缓解焦虑。

方法四,回避一切可能导致焦虑的思想、情感、冲动和处境。这种方式是最彻底的。

如一个女孩因害怕在晚会上被冷落而干脆不去参加晚会。

如果进一步深入到这种逃避倾向自动发挥作用的地方,就会接触到一种抑制状态。所谓抑制状态,就是不能够去做、去感受、去思考某些事情,从而避免由此而可能引起的焦虑。抑制状态常见于癔症型失明、失语、瘫痪等症状中。

5、为什么是这个时代

所有神经症病人都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本质上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成的。

这种困境,总体上看,现代文化在经济上建立在个人竞争的原则上,这必然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潜在敌意,并渗透到所有的人类关系之中,甚至于两性关系。潜在的敌对性使得生活其中的个人产生了大量的焦虑,难以调和的内心冲突越来越多。

具体看,这个时代深藏着三种主要矛盾:

第一个矛盾,竞争与仁爱之间的矛盾。

第二个矛盾,不断刺激起来的享受需要与这些需要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第三个矛盾,个人自由的许诺与他实际受到的局限之间的矛盾。

这些无法调和的时代特征、文化冲突渗透到个人的人格结构中,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和冲突,如攻击倾向与妥协倾向的冲突、过多要求与害怕一无所获的冲突、自我夸张吹嘘与自我软弱感的冲突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虽出版于1937年,写作背景时代距今已有80年,但其所描述的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适用的。

6、以“无我”见众生

霍尼在写作本书时,已是柏林精神分析运动的重要人物。出版此书、提出文化决定论的这一“反叛”行为,导致她遭到了精神分析同行们的坚决反对和猛烈抨击。1941年,霍尼被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罢免了她作为职业精神分析医生的资格,整个纽约精神分析界宣布与她决裂。

当时,很多人质疑她的理论是否还是精神分析范畴。

对此霍尼作出的回应,精彩、精辟。

“如果你相信精神分析完全是由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整套理论所构成的,那么,我在这里所说的一切就不能算作精神分析。但如果你相信精神分析的本质在于某些基本的思路,目的在于考察无意识过程中的作用和无意识过程获得表现的方式,并以心理治疗的形式使这些潜在的过程意识化,那么,我在这里所说的就算得上精神分析。”

心理咨询师是以自身为“容器”去帮助求助者,在工作中应保持中立态度,以“无我”见众生。

霍尼的大胆“反叛”行为,也正是其对职业精神的一个很好诠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