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就有家
最近看朗读者,董卿在和孟非的访问中说起爱情和城市的关系,孟非说到他特别欣赏的一句话“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在这个阴雨纷飞的时节,心里赞同到温暖也是难得。虽然主题聊的是爱情,但扩展开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有相似的感受。这里的家其实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恬静又温暖,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忘记所有的不快,能给自己蓄力再继续出发去面对风浪。
曾经我坚定的认为家就是供我出生,抚我成长的地方;家是河边的一栋十多平米的小平房,是有一个小天井的院子,也是那个在六层高楼中的套三居室;家是每天上学从那里出发,放学后准时回来的地方;家是父亲在客厅看书读报,母亲在厨房洗菜做饭,而我在阳台上做作业的地方……家是一个根本不用去追根溯源的存在,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十八岁那年,渴望新鲜的我选择去省外上大学。当坐上父亲单位的车缓缓驶出小区,那栋熟悉的楼房在我回望的眼神中逐渐消失,我终于第一次要长时间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仰起头只让泪水在眼睛里打转。在未来的四年时间里,我数次与这里告别,伴随着临行前父亲模仿我的鬼脸和母亲不舍的挥手。家变成了数千里外的一个梦,触摸不到,感受不了。
大学本科毕业那一年的五一假期,父母坐着长途火车来到了学校。他们风尘仆仆的赶到宿舍,不顾舟车劳顿,就把我那猪窝般的宿舍一顿打扫,并铺上了他们的床。当我望着这个十多平米的小宿舍全新的样子,虽然仍立着四张上下铺,但看见父亲母亲一脸欣喜的坐在下铺的床沿,突然找到了家的感觉。想想四年的时间里,每次想家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我突然明白原来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而那个物理上的建筑,在四年时间后开始了与家感觉的分离。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所在的省城,时间允许下我每周都可以回到那个离开了四年陌生而又熟悉的家中。虽然一切如旧,但初入职场疲于工作的我,却无心眷恋那种温馨的感觉。而这一切仿佛都是在为下一个家的感觉在酝酿……
思绪倒回孟非和董卿的话题,“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你在北京,我在上海……真正当爱情来临的时候,这真是个问题吗?前提是当爱情的力量足够大。”因为爱情,我有了另一个心灵的家,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感觉。从刚开始认识时的同一城市,到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长期分处两地,感谢移动互联网的发达,每天下班路上的通话维持着这一段也许应该有些飘摇的情感。一年总共有一个月的时间,要么她回到省城探亲,要么我去到她所在的城市,每次的重逢就像大学时期放假回到家中一样,外面的世界即使狂风暴雨,而我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来她在哪里,家也就在哪里。本来一个让我抗拒的城市,因为她的存在,让我熟悉到朋友们都错认为这才是我的家乡。曾经以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不过是电影、小说里为了剧情需要写出来的浪漫台词,没想到在我的现实生活中却真实存在,即使后来还是没有敌过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距离……
如今,家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地点从老家来到了省城,我从上学变成了上班,母亲依然在厨房里做饭,而父亲用手机看上了新闻,身边多了一起看电视的妻。每次出差坐飞机在起飞前,我都会在家里微信群发一条消息说“准备起飞,要关机了”,然后陆续收到他们的“一路平安”,微微一笑收下他们的祝福。这么多年的领悟,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物理上的家与心灵上的家合在了一起。
一直很好奇,不管人生在什么阶段,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也许一帆风顺,也许一路波折,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努力向前,为生活,为理想……其实都是因为心中有爱,有爱就有家,而家不管是什么样的存在,都是心灵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