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笔记‖标点《柳边纪事·第一章》(3)
柳边纪事第一章3
黑龙江〔即萨哈连兀喇,源出塞北〕,爱浑〔一作艾虎〕城在船厂东北。后魏时曰黑水部,属勿吉;唐曰黑水靺鞨,置黑水府〔唐开元十六年,以其部落都督赐姓名曰李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金曰合懒路;元曰合兰府水达达路〔合兰府设军民万户府五,曰桃温,曰胡里改,曰斡朵怜,曰脱斡怜,曰孛苦江,分领混同江南北之民,钱粮户数共二万九百六〕;明曰黑龙江忽黑平寨;大清天命元年八月,太祖命达尔汉、顺科落巴图鲁征之〔江水每九月始冰,时流澌忽合若浮梁,遂济取屯寨十一〕,后朝贡为羁縻国;康熙十三年,始筑城,二十二年,设将军一员,梅勒章京三员〔满洲一、水手一、索伦一〕;满洲披甲千人,索伦披甲千人,所谓黑龙江新披甲是也〔凡强盗窃盗免死者多给为奴〕;大船四十,花船七十,桨船十七,而以船厂宁古塔流人为水手、帮儿各八百二十四人;二十九年将军统其半,驻墨儿根,以卫索伦,索伦者属国也;〔按《实录》:天聪八年五月,黑龙江索伦头目巴尔达齐来朝,贡貂皮;十月,巴尔达齐又率京古齐、哈拜、孔恰泰、吴都汉、内赫彻特、白哈尔塔等朝贡。其未附屯寨,则于崇德四年十一月,遣曹海等,六年七月,遣席特库等,会蒙古敖汉、奈曼、吴喇忒、四子,诸部调度征之,乃为属国〕。产美貂,号索伦皮。与西北阿罗斯为邻〔阿罗斯一作俄洛斯,即罗剎,边外呼为老鎗。为人深目,碧瞳,隆准,黄虬髯。长身多力而好睡,睡辄不即觉。长于步战,善鸟鎗,不畏弓矢,矢着身徐徐拔之相视笑。自言自开辟至今皇帝之丁卯共七千九百十有四年。其族卑幼见尊长,去帽俯首,先指左右肩,次指左右膝,或曰先指额,次腹,次右肩,次左肩,西洋所谓反十字也。最奉佛,见必俯伏而哭,或曰非佛也,奉者天主,俯伏而哭者天主教也。其居室正方上下,四旁皆板。其器精巧类西洋。其帽青顶,缝貂于内外,缀珠宝珊瑚,或用猩猩毡缝貂。其服方领,小袖袍,长挂,贱者着朵罗尼,贵者貂银鼠杂锦蒙其表,缀珠宝珊瑚金刚钻于边,而绝少紬缎。其钱银质,无好肉,大若瓜子,率重一分,阴作交戟或人马形,阳则其国书也,若梵经,一钱必书数十字,不可辨。或曰文字用腊底诺话,腊底诺者西洋诸国之官话也。其纸厚,若山西毛头,大减十之三,微脆,中有暗花,若戈戟之状,色白。其菜,茎若莴苣而短叶,若薹包者,白舒者。青鱼腥臭,食之味淡。其所食多虚糕,如今之西洋糕者,而色纯白,软润,经月不硬。其国都相传在正西之北高海中,水陆晓夜行十三阅月,乃至雅克萨城。而西陲,今略以为在金山西北,七日出塞,《纪略》以为汉之坚昆,唐之黠页斯,又曰纥吃斯王,秋涧《玉堂嘉话》则以为古鸟孙,即今斡落丝;余以满音叶之此音,本在鸟斡孙丝之间,而无适合之字,译者不得已以己音之相近者当之,中原译者音随地变,以讹传讹,名称遂异,不知其国固二千年如一日也。余向见《秋笳集》作乌孙,以为非后从塞外,见其国人,状貌皆与颜师古注鸟孙者合,因复疑之,今得秋涧语,始恍然矣,至于地之方位、路之远近,余不暇辨〕。 康熙四年乙巳,阿罗斯率八千余人,入索伦部取貂皮而淫其妇女,卧,未觉宁古塔将军巴海轻骑往袭之,尽歼其军,脱者四人耳。于是筑城于雅克萨,为边患者二十余年。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天子命舅舅公佟国纲、内大臣索额图,往谕祸福,乃毁雅克萨城,退地五百里,以尼不楮为界,而索伦貂乃尽贡内府矣。
爱浑城:瑷珲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瑷珲”亦作“艾浒”、“艾虎”、“艾呼”、“艾浑”、“爱珲”、“爱辉”,皆为满语的不同汉语音译,本意为“母貂”。
明朝永乐年间,在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下游一带,今俄罗斯维谢雪村附近,筑起了隶属奴尔干都司的忽里平寨(文中作黑龙江忽黑平寨)。1674年(康熙十三年),清政府分吉林水师营移驻黑龙江,并在忽里平寨旧址筑城,史称瑷珲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设立黑龙江将军衙门,任命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驻守瑷珲城。随后对城池重新进行了修筑。瑷珲城方圆九百四十步,设五门。内城以草垈垒砌,两米多高。各城门安置带车轮的大炮两门,城外环以两米多深的壕沟,壕沟外又围以一米多高、二米多厚的木桩。共有2000兵丁驻守,粮食、给养和武器均来自吉林和宁古塔。此为瑷珲老城。1684年,萨布素上奏康熙帝,因瑷珲城僻处江左,往来交通不便,拟在江右下游距离瑷珲城12里地方筑城。新城位于黑龙江右岸原达呼尔族城堡——托尔加城旧址上,城方圆一千三百尺,高一丈八尺,门四,内植松木围墙,中实以土。西南北三面,植木为郭,城外掘设双壕。设南一门,西北各两门,东临江。此为瑷珲新城。
达尔汉:清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封科尔沁左翼酋长满珠习礼为多罗巴图鲁郡王。顺治九年(1652年)赐达尔罕号。
顺科落巴图鲁:
巴尔达齐:清代达斡尔族首领,萨哈尔察部精奇里氏,世居精奇里江畔的多科屯。
1634年(天聪八年5月),巴尔达齐率35人来到盛京,向后金贡貂皮1818张,以示臣服。1635年,巴尔达齐率22人再朝后金。在他的影响下,达斡尔诸部也陆续归附。由于他对金与达斡尔之间的关系所起的促进作用,对统一黑龙江流域有功,不久,满族统治者将皇族女儿下嫁与他,成为后金的一位额附。1636年(天聪十年)后金政权改国号为清时,他第三次来朝,此后,他曾多次来朝贡方物,从而更加密切了双方的关系。
1639年(清崇德四年),索伦部长博穆博果尔发动了叛清的战争,当时黑龙江南北索伦各部均起兵响应,但以巴尔达齐为首的部分达斡尔人,却毫不动摇坚壁待王师,站在清廷一边。
1649年(清顺治六年),带领其兄弟,入京供职,隶正白旗。初封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又经两次升迁,封至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1654年(顺治十一年),卒于北京。清廷为他立碑,表彰他“倾心内附,岁贡方物”及在平息博果尔叛乱斗争中“协力伸款”的业绩。后人对他抵制民族分裂时能“审兴废,明去就,怀忠不二”颇有称颂。
〔酒哥按〕后金兼并的一些骁勇善战的部族,统一称呼为“索伦部”,蕴含“先锋”之意,属八旗。达斡尔是索伦部之一。有人认为巴尔达齐仅是商人,起初在索伦部没有势力。
丁卯:用在此处不知何意。
腊底诺话:拉丁语。
山西毛头:毛头纸,是指一种纤维较粗﹑质地松软的白纸﹐多用来糊窗户或包装。但山西双抄毛头纸曾用来印宝钞,显然厚实精细。
坚昆:今认为是吉尔吉斯人,当时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
秋涧: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学者、诗人兼政治家。
《玉堂嘉话》:“玉堂”,官署名,宋以后为翰林所居之地,故名。《四库提要》:元王恽撰。是编成於至元戊子。纪其中统二年(1261)初为翰林修撰,知制诰,兼国史馆编修官,及调官晋府秩满,至元十四年复入为翰林待制时,一切掌故及词馆中考核讨论诸事。始於辛酉,终於甲午,凡三十四年之事,所记当时制诰特详,足以见一朝之制。如船落致祭文,太常新乐祭文之类,皆他书所未见。他如记唐张九龄、李林甫告身之式,记平宋所得法书古画名目,宋聘后六礼金,科举之法,以及论宣谕、制诰之别。据柳公权跋,知唐时已有《广韵》,辨米芾之称南宫,以赠官太常,记秦桧家庙之制,摘颜真卿书《出师表》之伪,谓《金史·天文志》出於太史张中顺,与张德辉述塞北之程,刘郁述西域之事,皆足以资考证。而宋、辽、金三史之议,尤侃侃中理。其中如论日月五星则不知推步之法,谓古妇人无谥则不知声子、文姜之例,论《六帖》则剿袭《演繁露》,论舜事则误信钱时,论野合则附会《博物志》,皆为疵累。《唐六典》女伯女叔一条,二卷、五卷再见,亦失检校。然大致该洽,不以瑕掩。
雅克萨:位于黑龙江上游左岸,今漠河县境内的额木尔河口对岸,地扼水陆要冲。今俄罗斯阿尔巴津诺。
虎儿哈河,即镜泊下流〔《盛京通志》:宁古塔城西南百里,有湖广五六里,袤七十里,土人呼为必尔滕,即镜泊也;中有三山,曰俄莫贺昂阿山,阿克善山,牛彔山,阿克善、牛彔两山之间有岩,曰白岩;湖之西南,虎尔哈河东流入湖之处有崖,曰呼客兔崖,湖水东注,飞瀑蹑空,奔浪雷吼,声闻数十里,土人呼为发库。〕金呼里改江也,阔二十丈,源出色出窝稽,绕宁古塔西南东北,折入混同江,汇黑龙乌苏里二江入海,其水色白味甘,在第二泉上,饮之益人精力,或曰参水也,故能然。
虎儿哈河:唐名忽汗河,金名活罗海川,元名胡里改江,明又名忽儿海河、呼尔海河。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之牡丹江,为松花江支流。《东三省舆地图说》: 清初 “称虎尔喀,又作瑚尔喀、呼尔喀、库尔喀,今称牡丹江,皆音之转也”。
袤:与“广”相对,纵长或南北距离的长度。
必尔滕: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宁安市西南6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90公里。是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的一个湖泊。镜泊湖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大约在一万年前,由于五次火山爆发,熔岩阻塞了河流,形成了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在《汉书·地理志》中,被称为湄沱河,唐高宗永徽二年(652),称阿卜河(又名阿卜隆湖),后称呼尔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713)称呼汗海,明志始称镜泊湖,清称毕尔腾湖(意为“水平如镜”),今仍称镜泊湖。
俄莫贺昂阿山:
阿克善山:
牛彔山:
〔酒哥按〕镜泊湖中有大小孤山等岛屿,以上三山不知对应。
白岩:白石砬子。?
呼客兔崖:黑龙潭。?
发库:吊水楼瀑布。
色出窝稽:一作色齐窝集。《白山黑水录》记述:“距吉林府四十里,有江密峰一小村落,老爷岭山脉之入口,由此道走溪谷之间,山岳峙立,左右乔木参天,溪幽水清,有桃源之想。老爷岭即那穆窝集……过老爷岭百里,有色齐窝集,五叶松、枞(冷杉)、杨、榆等,老干百尺,枝叶覆天,唯昼犹暗,朽株仆地,如死蛇当道。”《东北边防辑要》,也曾考证窝集之名源:“窝集者,盖大山老林之名。沃沮者,实即今之窝集也。清天聪年间屡征东海渥集部,渥集即窝集,盖其人散居窝集之中,即以为部落名也。至古人以此名国,尚不止沃沮一国,如元魏之勿吉,隋唐之靺鞨,唐之拂涅,辽之屋惹,皆即窝集二字,译写各异。其以老林为窝集,而因以名国,则数千年未有改也。”
宁古塔西八十里,有大石曰德林〔《天东小记》作乌黑法喇〕,在万山中,广二十余里,袤百余里,其平若砥,色或青、或黑、或绀、或若龟文、或若羊肚,又复嵌空玲珑,马蹄冬冬然,若行鼓上,而曲池横沼志所称,如井、如池、如盆盂者〔《盛京志》:孔洞大小不可数计,或圆或方,或六隅八隅,如井如盆如池,或口如盂而中如洞,深或丈许,或数尺中有泉,或生鱼或生草木。〕莫不鱼鳖焉。
德林:德林石群,今吉林省敦化市翰章乡境,总面积达200余公顷。裂隙式喷发形成的地质奇观。
〔附〕康熙四十一年(1702)四月十四日,遥望长白山处,“天地忽然晦冥,时或黄赤,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稍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其后的17年,《黑龙江外记》载:“墨尔根(嫩江)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
宁古塔城,旧在觉罗城北五十二里,康熙五年移于觉罗城西南〔去觉罗城八里〕,今梅勒章京所居者新城也,新城建,旧城遂废,人呼之为旧街上。宁古塔四面皆山,虎儿哈河绕其前,木城周二里半,东西南各一门,外为土城,土城本周十里,四面有门,今皆圮,惟临河西南面壁立耳。
觉罗城:位于今宁安城东北五里的伊家村。是宁古塔“六个居址”当中的第一个居址。觉罗也称“交罗”,是汉字“金”的意思。
宁古塔:宁古塔旧城,位于今海林市长汀镇宁古村的海浪河岸边。《盛京通志》载:“宁古塔旧城,在海兰河(今海浪河)南岸有石城(内城),高丈余,周一里,东西各一门。”经实测石城为正方形,边长171米,周长684米,外城边墙周围2.5公里,四面各一门。搬迁新城后称之为“旧街”。
宁古塔新城,今宁安市的牡丹江边。
公衙门及梅勒章京,居在木城内,余官兵及民,皆散住东西南土城内,合计不过三四百家。屋皆东南向,立破木为墙〔金志以木为墙壁〕,覆以莎草,厚二尺许,草根当檐际,若斩绹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蔽风雨,出瓦上,开户多东南〔金志独开东南一扉〕;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作灶上下,男女各据炕一面〔金志穿土为床,熅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夜卧南为尊,西次之,北为卑,晓起则迭被褥置一隅,覆以毡或青布;客至共坐其中,不相避;西南窗皆如炕大,糊高丽纸,寒闭暑开;两厢为碾房,为仓房〔满语曰哈势〕,为楼房〔用贮食物〕,四面立木若城〔名曰障子〕,而以栅为门〔金志联木为栅〕,或编桦枝,或以横木,庐舍规模,无贵贱皆然,惟有力者大而整耳。
绹:绳索。绳索捆绑。
高丽纸:《负暄野录》云:“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
每纸有固定规格,其长4尺、横2.5尺。制作时以棉、茧为主要原料,故其纤维甚长,类似我国长城古纸或皮纸。厚如夹贡,然其表面毛茨四起,又不及夹贡平滑。其韧如皮革部份,仅吸收水份而不易吸墨。盖此纸制作工艺不及宣纸进步之故。又因其分解、漂白未尽彻底,故一般纸色略呈红黄、且浮有较粗之料痕。粗制者,取其坚厚若油,用以为窗帘、为雨帽、为书夹;亦有精制,则大多用於书画,其色白亮如缎、其质柔韧如绵。运笔纸上,腻滑凝脂,毫不涩滞。落墨则成半渗化状态,发墨之可爱,别有韵味。
自混同江至宁古塔窝稽凡二曰:那木窝稽 〔一作诺木阿机,又作纳本阿机,明初置纳木河卫,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十一月,大清命额宜都取之〕,曰色出窝稽〔一作色赤阿机,《盛京志》作色齐窝集〕。那木窝稽四十里,色出窝稽六十里,各有岭界,其中万木参天,排比联络,闲不容尺,近有好事者伐山通道,乃漏天一线,而树根盘错,乱石坑呀。秋冬则冰雪凝结,不受马蹄,春夏高处,泥淖数尺,低处汇为波涛,或数日,或数十日不得达。蚊虫□盲白戟之类,攒啮人马,马畏之不前有死者,乃焚青草聚烟以驱之。夜据木石燎火自卫,山魈野鬼啸呼堕人心胆。馁则咽干粮,或射禽兽烧而食之,粮尽又无所得,久之水不涸则死矣。凡入窝稽者,必挂一物于树,言笑不敢苟,若斋然,否则多蹭蹬,或曰山神为祟云。〔《扈从东巡日录》云:乌稽中皆乔松及桦作树,间有榆椵,鳞接虬蟠,□山带涧,蒙密纷斜,白昼晻日,□孛霜旦叶雕畧见曦月,树根乱石,磥硊错落,疑无道路,供奉得之传闻,记载虽不甚详,然其大概略可想见矣。〕
那木窝稽:老爷岭。今蛟河市天岗镇有窝集口子村,即当年进入纳木窝集的入口所在。〔酒哥按〕大森林肯定还有其它的入口。另,那木窝稽、色出窝稽,杨宾有诗赋之。
畧:通“略”。
霜旦:意指下霜的早晨;秋冬的清晨。
磥硊:léi wěi。石耸立貌。
自山海关至十三站,连冈复岭,无径寸之木。自十三站至奉天,平壤为多。自奉天至柳条边,山野相错,或断或续。自柳条边至混同江,冈岭似十三站,西而草木则随地皆有。自混同江东尼失哈站至必儿汉必拉,半属窝稽,崎岖阴惨,不类人间。至沙阑,则又别有天地,而宁古塔尤佳,惜四山树木为居人所伐,郁葱佳气不似昔年耳。
沙阑:沙兰。在忽汗城西北,时人因不知忽汗城之名,故以附近地名指代而称。沙兰是满语“撒刺尔”的变音,意为“撑皮的木架子”。
一说是渤海国上京故城,今宁安市渤海镇。
宁古塔西南六十里,沙阑南有旧城址〔《天东小记》作火茸城〕,大与今京城等内紫禁城,石砌女墙下犹完好,内外街道隐然,瓦砾遍地,多金碧色,土人呼为东京,而中原之流寓者,皆指为金之上京,是以《盛京志》作金上京会宁府〔按:金史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天眷元年号上京,海陵贞佑二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大定□三年七月,复为上京,其山有长白、青岭、马纪岭、完都鲁,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来流河、宋瓦江、鸭子河,其宫室有干元殿、庆元宫、宸居殿、景晖门、敷德殿、延光门、宵衣殿、稽古殿、明德宫、凉殿、延福门、五云楼、重明殿、东华殿、天门殿、混同江行宫、春亭、天元殿、世德殿、永祚宫、光兴宫、云锦亭、临漪亭。〕余按史志,辽金东京在今辽阳州,土人之言固非,而《盛京志》亦未可尽信,尝考金史地理志,上京东至胡里改六百三十里,西至肇州五百五十里,北至蒲与路七百里,东南至恤品路一千六百里,至曷懒路一千八百里,又洪忠宣路程,上京三十里至会宁头铺,四十五里至第二铺,三十五里至阿萨铺,四十里至来流河,四十里至报打孛廑铺,七十里至宾州。〔按金史,宾州本渤海城,在鸭子混同二水之间。〕渡混同江则是金之上京,确在今宁古塔之西,混同江之东,其去混同江仅二百六十里耳,以今之道里度之,应在色出窝稽左右,而色出窝稽岭上土城址,尚在今人指为金时关门者,安知非是,然则沙阑之金碧犹存者,其殆熙宗天眷以后之北京欤。
威伊克阿林极,东北大山也。上无树木,惟生青苔,厚常三四尺,康熙庚午与阿罗斯国分界,天子命镶蓝旗固山额真巴海等分三道往视,一从亨乌喇入,一从格林必拉入,一从北海绕入,所见皆同。〔时方六月,大东海尚冻。〕遂立碑于山上,碑刻满洲、阿罗斯、喀尔喀文。
威伊克阿林:即外兴安岭。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部之斯塔诺夫山脉。满人称之为“金阿林”,意为“白色的山”。为黑龙江与北冰洋水系的勒拿河之间的分水岭。
喀尔喀文:蒙古文。
沙阑城内存石塔一,石观音一,康熙初,观音首脱,鼻端微损,新乡张司空坦公〔名缙彦〕琢而小之,今高九尺,而石座又三尺余。己巳六月,宁古塔蓝旗固山大巴黑塔阿妈病且死,梦石观音至其家,遗命长子吴达哈为屋以盖之,吴达哈出五十金,属西关吉林下观音庙僧净金董其事,净金又募得数十金,冬十二月,入窝稽伐木,庚午二月初六日破土,此余所目击者也。又往时存一紫石碑,康熙初,大兴刘侍御命人往观,其人椎而碎之,取一角还仅十三字,作四行,首行曰深契,次曰圣,次曰儒生盛于东观,次曰下瞰阙庭书类,率更令盖国学碑也。又土人云,城内虽无居人,远望之犹有王气。城北十余里,有两石桥,桥九洞,今石虽圮,柱尚在。又将军安〔珠瑚〕使人浚井,得朱漆井亭木方尺,颜色甚鲜。
五国城,就徽钦之死断之似一城,而五国其名者,考《辽史·营卫志》,五国俱有国名,曰剖阿里国,曰盆奴里国,曰奥里米国,曰越里笃国,曰越里吉国,则非聚居一城也明矣。至其地或以为在三万卫北一千里,自此而东分为五国〔载大明一统志〕,或以为在羌突里噶尚〔吴汉槎曰,自宁古塔东行六百里,名羌突里噶,尚松花黑龙二江于此合流,有土城焉疑即是。〕, 或以为在朝鲜北境〔《扈从东巡日录》朝鲜北境近宁古塔者,有安置徽钦故城,在山顶之上。〕或以为去燕京三千八百余里,西上黄龙府二千一百里,〔《南烬纪闻》言二帝初迁安肃军,又迁云州,又迁西沔州,又迁五国城,其地去燕京三千八百余里,西上黄龙府二千一百里。余按金史,徽钦以金太宗天会六年七月乙巳赴上京,十月徙韩州,七年七月丁卯徙鹘里改路,地名皆不相合,此书之伪无疑。〕 或以为宁古塔相近抢头街,有旧城址五,疑即是,其说纷纷不一,而余以为徽钦自徙鹘里改路之后未闻再徙,则五国城自在鹘里改路境内,而鹘里改者即虎儿哈胡里改之变书也,抢头街之说庶几近之。
五国城:又称国头城。遗址又称“坐井观天”遗址,位于依兰县城北门外。
黑龙江〔元史作合兰河〕,发源塞北,南流而东;混同江,发源长白山,北流而东;虽入海处合而为一,而其源则相去甚远,《金史·世纪》称混同江亦号黑龙,大误,又两江之水手掬之皆白色,惟远望略如柳汁耳,《金志》及《松漠纪闻》称掬之则色微黑,皆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