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白鹿原》4
《白鹿原》第四章有两部分内容,较前三章稍长一些。与此相对应,笔者的读后感也可能稍多一点,手指舞动之前已经感觉到有更多的话要说,是淡汤凉水,还是一杯酽茶,也就顾不了那么多。
首先感慨的一句话是从老祖先那里传下来的,叫“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白嘉轩在水地里种罂粟,也叫大烟土这件事,就应了这句话。不管怎样,白嘉轩在那个年代种罂粟仍是违法行为,是在挣不义之财,发“横财”。尽管他在种植并收获了三年横财之后才被县府派来的禁烟专员朱先生当作了反面典型进行纠正示范,但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戒烟的壮举应该在先,并早已传扬至民间,鸦片的危害性白嘉轩不可能不知道。从他和长工鹿三的对话中,只说种药材,是罂粟而不提鸦片,足以看出他内心深处总是有干见不得人的事情那种隐约。更何况他的岳父能用黄货购买种子让他去种植加工,虽未点明种鸦片的好处和辉煌前景,但谁都知道这东西的份量,金子多贵它就有多贵,何况白嘉轩乎?
朱先生在翻耕捣毁罂粟地之前,郑重其事的让白嘉轩把门楼上“耕读传家”四个字挖下来,或者用黑布蒙盖上,已足以证明种植加工鸦片的行为不仅违法,也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耕读传家思想相背离。种粮种菜种树种花均包含在耕耘之中,唯独罂粟不行。因为罂粟除了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之外,主要是它加工成鸦片大烟土之后,就成了毒品。
朱先生能接受县府的指派,身先士卒下乡毁苗翻地禁种罂粟,并且从妻弟头上动手,与民族英雄林则徐一脉相承,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尽管在禁种过程中白稼轩没有反抗,鹿家父子主动效仿,这一切都缘于朱先生的教诲与示范作用。朱先生的所作所为,让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他不只是神,是圣人,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在他身上闪耀着胸怀民族大义,执法不避亲疏的光芒。笔者认为陈忠实先生在本章节花费大量的笔墨,主要在于塑造朱先生在他心中的高大形象。又巧妙的照顾到白嘉轩迁坟后家业的殷实兴旺,让他发横财以便日后与鹿家有对抗的资本。
但作为农民出身的笔者,仔细阅读却发现本章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农村使用牲口犁地耕种时的犁,除在田间地头较短距离移动时被农人提起以外,从家中到田间地头的这段路途,都是人扛着犁,绝不会一出家门就上套手扶跟随,那样既不安全,而且容易毁坏道路,费时费力。想必作者去过田间地头观看和操作,却忽视了往返路途的情景。但瑕不掩瑜,只是一笑而已。
本章还有一出重头戏便是白嘉轩与鹿子霖为争李家寡妇那六分地而打架斗殴,后双方准备诉至县上,分别因朱先生的一封亲笔信而握手言和,最终地归原主,白鹿两家各自周济给李家寡妇一些粮食和银元的故事,后来被乡间广泛传播,滋水县令都大为感动,将白鹿村批为“仁义白鹿村”,凿石立碑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子里。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但追根溯源,真正的仁义之师仍是朱先生。这个情节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六尺巷”的古老传说。几千年来,神州大地上通过宽容谅解退让化解邻里纠纷和睦相处的案例数不胜数。尤其是当事人一方依仗的高官贵戚,不但不仗势欺人,反而劝说自己的亲人谦让退让者,都是清官且流芳后世。朱先生便是这样的人!作者心中的偶像。
作为一名执业三十年的老律师,在当今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健全的情况下,仍然赞赏朱先生的作为和高风亮节。对于民事纠纷的处理,能够和解处理的绝不怕麻烦,不放弃任何可以利用的时机。前年曾在今日头条发表《赢官司也要少打》一文,阅读量高达三万六千人,数百点赞以及评论支持叫好,令人十分欣慰。
社会和谐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当下一些地方戾气较重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更多和朱先生一样的人,大家共同努力去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