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声音之美
随笔:声音之美
日本指挥家芥川也寸志,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过度的安静—真正的寂静与连续不断的轰鸣一样,都会给人的精神带来异常的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有这种体验,但如果被关进测试音响设备的消音室,你会发现所有的声音都被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吸收殆尽,连自己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分明。这时,你会产生极其强烈、近乎恐惧的孤独感。
据说忍受这样的环境是非常痛苦的,一旦超过身体的承受极限,甚至可能造成精神失常。所以宇航员、沙漠里的行军人员,一切人迹罕至、辽阔无边的地方,在那里进行探索的人会需要非比常人的心里能量。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每一天生活里,你会听到多少种声音?妈妈的唠叨声、综艺节目的背景音乐、汽车呼啸而过,手机的提示音,下雨的声音,风吹过的声音。哪一种让你心情愉悦、哪一种又让你心烦意乱?
随笔:声音之美
白噪音: 睡觉的时候我有个“怪癖”,有时候开着电风扇睡觉会更香,除了大冬天,我都喜欢开着,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喜欢空气流通的感觉,后来才发现这个声音是“白噪音”的一种,是一种类似妈妈子宫的声音,用白噪音录制而成的声音能够有效安抚婴儿、失眠或植物神经紊乱的人群,是一种“有益”的声音。类似的还有空调、大自然中的雨水、流水声、鸟鸣。
随笔:声音之美生活的声音:老百姓大抵都喜欢人情味重的场景我从前的《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还有后来的《武林外传》,美国的《老友记》《摩登家庭》这些没过特效,也不狗血的,只是絮絮叨叨的对话陪伴着一代人的长大。
我喜欢的台湾身心灵作家谢明君,写过一本叫《爱未眠》,书里描写因着父母突然空难去世,留下刚读大一的女儿李好因为承受不住悲伤而休学。
李好养了一只加“乌贼”的小狗,也开始了每天去菜市场买“一人食”份量的菜的生活,回忆着开面馆的父亲之前为了做好一碗面的点点滴滴的琐碎生活。
在一声声的“乌贼,过来”,一句句的嘈杂菜市场的烟火气中,在沿着父母最后旅行的路途而认识的不同的人的对话中,李好治愈了自己。
小时候我家里住得很偏,一到晚上家门口路上就没有人了,父母经常不在家。我一个人总是很害怕,我一定要把电视机打开才敢做作业。长大后我也养成了习惯,我喜欢在麦当劳读书,台湾美食家蔡澜先生也说过,年轻人如果觉得生活不顺遂、抑郁,可以去麦当劳打工。我想那些熙熙攘攘的真实的嘈杂声就像一碗醒酒汤,能够让人脚踏实地的生活。
随笔:声音之美音乐:有一种声音的艺术大于语言和声响,那就是音乐。现代的音乐不只是生活中运用了,也会在情绪治疗中起作用,音乐学院已经有专门开设音乐治疗专业,落地在心理学领域。
关于音乐为什么能够引起人的情绪变化,科学家和老百姓似乎有不同的理解,科学从耳朵的构造、神经的传输系统而解释,音乐家行乐曲的创作背景、结构、写作手法来分析,我们大众的判断标准最简单粗暴喜欢or不喜欢。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先生的在《谈美》一书中曾提到,音乐的审美分成四个层次 主观、联想、客观、性格类。
主观是直观的感受,比如这首歌感到非常愉快,身体内部随音乐扩张起来了,联想往往带有画面感,比如听到这首歌曲想起那边我和男友一起度过的圣诞节。
客观往往会带有评价,比如钢琴的声音比重较大,乐团伴奏不够轻,属于对音乐有较深的鉴赏力,大多为专业人士。最后性格类,往往把音乐的调式拟人化,比如这首乐曲沉静而富有神秘感这样拟人化的感受。
朱光潜先生觉得审美力最高为性格类、其次客观类,再次是联想,联想大多和音乐本身无关,不是沉浸式的感受在音乐里,最后是主观,过于关注自身感受、而非音乐本身。
附赠一张性格欣赏的参考
随笔:声音之美“声音”做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伙伴之一,我们可以去欣赏它,甚至我们可以去创造它,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写不出世界名曲,也不能在红馆开演唱会,但是我们有轻声细语的问候、锅碗瓢盆的合奏,下雨天发呆的窗前。如果我们能在生活的声音中长出发现美的耳朵,也许我们的生活会更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