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
在我近30年的生命里,走过的路不算少了。我曾行走过常有泥石流发生的“通麦天险”,也曾领略过穿越可可西里的青藏铁路,曾欣赏过有椰子树和碧海的三亚公路,也踏上过有几千年印记的茶马古道……
这些路或让人惊奇万分,或美得令人心醉,但它们都如惊鸿一瞥,从我的生命里拂过,而唯有故乡的羊肠小径,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愈加清晰和深情。
故乡的路,依山傍林,狭窄却不失幽静,在大山妈妈的怀抱中,蜿蜒曲伸。它是通向山外的路,更是通向梦想的路。
农村的土路儿时常走的路是土路,黄土与黑土的凝合,泥土和碎石的交融。从出生一直到小学毕业,我一直都在这条路上回环往复。这条路是泥泞的,夏天下暴雨的时候,稀泥浆会把你的整个鞋子吞没,让人举步维艰;这条路是坎坷的,冬天天寒的时候,随处可见的冰渣子会时不时的让你接受大地的亲吻。
但这条路也是欢乐的,小小的我背着小小的书包,和童年的小伙伴们在这条路上走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弯曲的道路见证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见证了我们的每一次成长。
狭窄的土路只能凭借人力去行走,既不能行驶摩托,也不能开小轿车,以至于到后来它阻碍了村子的发展。有一个时期,家乡一直在宣传一个口号——“要想富,先修路”。于是在政府的号召下,男女老少齐上阵,背篓、锄头、钢钎,在人们的滴滴汗水中,一条宽阔且平坦些的道路出现雏形。
简易的公路虽然这只是一条极其简易的公路,只能行驶摩托车和农用三轮车,但它依然很好的造福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化肥和日用品运进来了,粮食和土特产运出去了,就连人也可以坐着摩托车往返了,从肩挑手扛的年代到摩托车和三轮车的轰鸣声,路总算是进步了。
这条路给人们省了不少力,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人们的生活更多的希望。
中学时期,除却羊肠小径和简易的公路之外,我常走的路又多了一条,相比于之前走过的路,那条路更宽阔了,也更平坦了。那是一条铺了水泥的乡村公路,为了增大摩擦,路面上还专门刻出了一条条的纹路。
水泥马路有了这条路,不管是自行车还是摩托车,甚至小轿车,都可以通行自如了。不管是下大暴雨的天气还是冬天凝冻的时节,这条路再也不会再像以前那般泥泞和湿滑了。
这条路远远的通向了山外,通向了县城,通向了外面缤纷的世界。
从中学到大学,我用脚步丈量过这条路的距离。
后来上了大学,我有机会行走在大城市的道路上。城市的道路真宽,有八车道,十车道,甚至还有十二车道;城市的道路真忙,红绿灯闪烁,车辆川流不息,行人人也行色匆匆。
在同一个时空里,羊肠小径,简易公路,城市道路他们都同时存在着,可是他们彼此的世界却是如此的不同,如同羊肠小径不曾见识过城市道路的宽阔一样,城市道路也不知道有如此曲折和泥泞的小径的存在。他们在同一个世界,他们却又似乎又不曾在同一个世界。
城市的道路穿过了泥泞的小径,又走过了简易的公路,再前往柏油马路,乘了汽车又乘火车,我才终于有机会领略城市道路的风采。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是因为有过泥泞里的成长,人才会对眼前的坦途充满感激。
只要有路在,生活就有希望,日子就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