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如何提高
大学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看到大学生没有过去那么吃香。因为大学生的人数太多导致吗?还是大学生的知识教育差了很多,含金量低导致就业难。
我们知道民国是像鲁迅、胡适他们那样的知识分子,被成为“大师”。生活水平高,待遇优厚。但前提是人家的成就突出。他们那样的知识分子在那样的年代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但为什么后来者再难达到那样的水平呢?
现在,我们评价“疯狂的高中,快乐的大学”。为什么如此?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的学生选择了堕落。“严进宽出”的大学模式被受批判。似乎我们又没怎么改变。
当我从高中来到大学,特别不适应。因为太无聊了,弄的我都焦虑了。高中的模式影响我太大了。我还是习惯早起,但又无事可做。我一天就上那么几节课,我不适应。当时图书馆在装修去不了。自习室又被人用书占位。我清楚的记得我走进自习室想要学习,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没有一个空位置时。我是怎样的尴尬。只有回寝室,可那不是看书学习的地方。在寝室时间就那么过去了,没知没觉的。天天看电影电视,我当时耳朵都痛,还想吐。
我不习惯懒散的大学。我来大学是追求知识不是来玩的。通过自己的大学经历我也能大概知道目前大学教育的状况。呼唤人才,可我们的大学又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像我们共和国的那些领导人,他们的学历并不怎么高。可我们也看到他们的成就了。以陈毅为例,当时家贫上学较晚还被迫辍学。可他写文章写诗不是也很优秀吗?除了他个人的好学还与那时的教育制度分不开。因为他们是真的学到知识的。也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会如此差距?
学历:过去>现在
知识:过去>现在
以前的大学生在干嘛?
民国:学习,尤其重视西方的科学技术。关心国家热心国家前途。
“三不谈”深深影响青年学生
毛泽东在校学习期间提倡“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不谈家庭琐事”。
现在:背书、考证、报班、兼职、游戏、购物、旅游
大学生是要以学习为中心,追求知识。可有多少时间让你去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心乱了,水平能不降吗?就连阅读这样简单的事就做不到更何况其他?
为什么今天的大学生会如此?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知识反而下降了?社会浮躁,人心更浮躁。
在《半生震缘》中,陈鑫连谈自己的大学生涯,每周至少学60小时。我也算了一下自己的学习至多18小时。比较一下教育水平能不降吗?
现代大学生还怎么办?教育制度是你改不了的。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只要条件允许多读书。自己的专业知识专研透彻。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体育一定要好。不要你当运动员拿冠军至少也要锻炼好体格。广泛涉猎。知识就是知识,没有分那么细。你喜欢的要多加关注,不喜欢的偶尔关系。成绩是你的,你为自己的成功负责也就要为自己的失败买单。
大学会废掉一些人,但你不废掉自己就好。一支独秀就好,出淤泥而不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