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 | 感受不一样的人文历史

鹤城 | 一个真实的故事

2022-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Athena14333

正是北国好风光,秋来秋又去,那是生命与热爱,带来一丝飘然,带走一丝悲凉。八月的北国,微风徐徐,望着龙江蔚蓝的天空,听着那一首略带悲伤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来到了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那个被称之为“鹤城”的地方。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儿,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不知您是否听过这首歌,其实这首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丹顶鹤的故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就在鹤城,演唱者也曾无数次被这个真实的故事所打动。很多人都是因为这首歌,知道了徐秀娟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一首歌,才知道那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徐秀娟是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的父亲徐铁林是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代养鹤人。

丹顶鹤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中国人对它更是崇拜已久,古人常以丹顶鹤为神仙伴侣。鹤之美无须多言,在最早的文学作品中及诗文中,就对它都有着十分美好的描述。

丹顶鹤属于濒危物种,因此在中国、美国、英国等世界多地都建立了鹤类繁育中心。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界稀有的物种,才更需要人类加倍地呵护,但由于丹顶鹤自然生长环境是在湿地,这对于养护人来说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长时间浸泡或跋涉于沼泽中,才能更好的掌握丹顶鹤的生长情况。

因而,建区之初,第一代扎龙人为保护丹顶鹤所付出的辛苦、遇到的困难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当时徐铁林正是这其中的一员,在他去国际鹤类基金会交流学习时,受到美国专家邀请留在美国,他毅然决然地回答道:“中国是鹤类大国,我要回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

大概是受父辈的影响,也或许她与丹顶鹤本就有一种莫名的缘分,徐秀娟小时候就经常帮着父母喂小鹤,并在潜移默化中就爱上了它们。

1981年,17岁的徐秀娟便来到保护区走上了养鹤的工作岗位。她全身心的投入去呵护这些保护区中的生灵,来到这里她通过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的孵化、育雏、饲养等技术,饲养幼鹤的成活率也达到了100%。

经过她饲养的小鹤,甚至能随着她一起鸣唱、跳舞、飞翔。

1985年3月,徐秀娟有幸能够进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由于家庭贫困,当学校了解到她的情况,为她减免了一半的学费,但她依然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不得不四次靠献血来维持学业。

但命运似乎从不会亏待那些默默努力着的人儿。从小热爱学习的她勤奋刻苦,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节省开支,她愣是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两年的课程。最终以10门主科考试全部为优的好成绩完成了学业,她的英语甚至能够达到翻译书籍的水平。

如今,看着这些美丽的丹顶鹤在眼前飞来飞去,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但想到徐秀娟曾经为此的困苦与付出,甚至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我选择了一条更崎岖的路。也许青春的热血将洒在这条路上,我将一生为此而奋斗!”。就不由得心生感动。

后来,徐秀娟受邀来到正在筹建的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南下时,没有完备的器具,她仅随身携带了3枚鹤卵,就出发了。

5000里的颠簸路途中,漫漫长路,她像母亲呵护婴儿一般,将鹤卵贴身存放,用体温温暖鹤卵。这一路上,在交通便利的今天,真的无法想象她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才能保护好这些鹤卵,顺利抵达盐城。

抵达盐城后,这才将鹤卵安全转入孵化箱,经过33天的孵化,徐秀娟终于将这3枚鹤卵孵化成功。小鹤也在出生后的第83天展翅飞上了天空。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9月16日,一心想把失踪的丹顶鹤找回来的徐秀娟,在寻找鹤儿的路上,却因自己接连几天的劳累,体力不支而沉入水中,在江苏盐城不幸遇难。

就这样,她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23岁,将这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她挚爱的养鹤事业。

而后,1997年,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在姐姐牺牲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来到扎龙保护区继续从事鹤类保护事业。2014年4月,在监测散养鹤雏鹤返回的途中,不幸发生意外因公殉职。

来时,只感觉这里蓝天碧水,在这一片美丽的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美丽的丹顶鹤,一片祥和美好。回程时,看到这神鹤碑前的丹顶鹤还觉得是神来之笔。

但现在听到了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内心的感受不只是伤心和感动,更多的是珍惜今天眼前这份来之不易。

这里就是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30千米处,总面积21万公顷。景区内展示只是扎龙的一小段,实则它的面积很大,比香港还更大一些。

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

丹顶鹤女孩徐秀娟为鹤献身的故事打动了太多中华儿女。同时,她也是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