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五)
房子的大目标业已确定,我们全家开始行动起来。
小俩口是工作之余四处看房;我是先在网上做功课,再实地查看。等看得差不多了再找中介带看。
各自选定房子后,全家人再针对所选房子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这样历时数月,经过多次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循环过程,期间的艰辛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临时抱佛脚,学习了一些选房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去,从中受益匪浅。
过去我一直以为,房子的价格就是由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和开发商利润构成的。其实不然,影响房子价格的除了上述基本要素外,更重要的是地段、配套、开发商、物业以及那些对居住不利的因素,甚至当地的文化习俗、业主群体等,都会对房价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同一地段的不同小区,哪怕是比邻或者是一路之隔,房价差别都会很大;同一小区内部相同的房子,价格也有很大差别。只所以有差别,一句话总结就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但是,也不尽然。
比如4层和14层,在六七层的洋房和不超过20层的小高层中,明明是好楼层,但二手房价格就是上不去;在20层以上的高层中,18层明明是好楼层,但二手房就是不热。
还有忌讳13层的,忌讳西户的,听起来就觉得可笑。
也有忌讳槽钢层、设备层和腰线层的,其实在目前的建筑工艺下,这些楼层都不算硬伤。
我觉得真正有硬伤的是底层、顶层和返水层。底层和顶层也叫天地层,各有利弊,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取舍;返水层也就是整栋楼下水的最后一层,多层一般是在一层,小高层和高层,一般是在二层,也有在三层的,这个买房前一定要搞清楚。
我们选房的原则是:除非性价比特别高,否则不考虑天地层;返水层坚决不要。
至于采光、日照、透通、楼间距、噪音、景观等等方面,必须实地查看,一个小区一个样,最好是一天之中不同时段都看看,这样才能对所选房子有个全面了解。
经过反复查看,认真比较,我们接受了没有十全十美房子的现实,最终锁定了三个小区中的三套房子,只等全家人特别是小俩口最后定夺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