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补遗学习笔记一百七十七
第三卷 余采一二,以备佳话
三十四.老友何献葵
【原话】老友何献葵刺史,喜谈诗,而不轻作。常云:“诗无生趣,如木马泥龙,徒增人厌。”尝住随园,得“梅子肥时落地轻”七字,卒亦懒于成章也。其长子春巢工填词,余已载入《诗话》矣。今年献葵亡,春巢乞余志墓,袖近作见示。《秦淮感旧》云:“十年不作白门游,忽把孤帆卸石头。闻说旧人都不在,春风愁上十三楼。”“迢迢一水远通江,郎去潮来妾倚窗。羡煞载郎船上桨,随波来去总双双。”《千金亭》云:“空亭千古对平波,野渡斜阳犹客过。莫怪无人留一饭,报恩人少受恩多。”《赠钓叟》云:“萍开风起水生纹,一叶飘然泛夕曛。鱼在绿波竿在手,船头开坐看秋云。”他如:“湖边客到花先笑,树里僧归路半阴。”“闲云未必忘舒卷,流水何曾管是非?”“雨足田车开架树,日斜耕犊稳驮人。”皆佳句也。其次子兰庭《怀兄》云:“远漏声声滴,寒宵故故长。遥思千里客,不觉九回肠。月白鸦翻树,灯昏鼠坠梁。布衾频转侧,有梦到钱塘。”《重到》云:“门巷重来认未差,昏黄月色淡云遮。生憎一幅湘帘影,不隔莺声只隔花。”《放舟》云:“茅屋疏篱绿水湾,泉声入涧响潺湲。篙师莫怪蒲帆满,有客推篷爱看山。”其佳句如:“插新花似延佳客,读旧书如遇故人。”“百岁开怀能几日?一生知己不多人。”“烟平疑积水,灯远若孤星。”俱妙。春巢在金陵得端砚,背有刘慈绝句云:“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跋云:“吴门顾二娘为制斯砚,赠之以诗。顾家于专诸旧里。时康熙戊戌秋日。”后晤顾竹亭,云:“顾二娘制砚,能以鞋尖试石之好丑,人故以‘顾小足’称之。”春巢因调《一剪梅》云:“玉指金莲为底忙?昔赠刘郎,今遇何郎。墨花犹带粉花香,制自兰房,佐我文房。片石摩挲古色苍,顾也茫茫,刘也茫茫。何时携取过吴阊?唤起情郎,吊尔秋娘。”
[译文]我的老朋友何献葵刺史,喜欢谈论诗文,但从不轻易写作。他常说:“诗没有那种栩栩如生的生机趣味,就如同木马泥龙,白白给人增添厌恶之感。”他曾经在随园住过,写下了“梅子肥(美)时(反而)落地轻(柔)”七个字,但最终也懒得把它写成一首完整的诗。他的长子何春巢精于填词,我已经把他填的一些词收到《诗话》了。
今年,献葵去世,春巢请求我题墓志,并携带了近作来给我看。他在《秦淮感旧》诗中说:“十年来没有到白门来游览了,忽然把座船停靠在石头城畔。听说旧友都已不在人世,在春风中我怀着忧愁登上了十三楼。”“迢迢的河水流向远方通向长江,郎君走后潮水又上妾身独倚小窗。我真羡慕你乘坐的船上的双桨,随着水波来往穿梭总是成双成对。”
他在《千金亭》诗中说:“寂寞的小亭千百年来静临着平静的水波,野渡头斜阳西下还有客人过往。别埋怨没有人会给你留下一顿饭,毕竟报答恩情的人少而受恩的人多。”在《赠钓叟》诗中写道:“微风乍起吹动了浮萍抛起了涟漪,一叶小舟在夕阳的余晖中飘然远上。鱼儿在绿波之下鱼竿在手紧握,坐在小船头悠闲地看着秋日的云彩。”
其他的诗句例如:“游客来到湖边花儿先笑意相迎,绿树下僧人归寺路上一半是凉阴。”“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中人未必会忘记展开书卷,流云无意什么时候曾去过问那些是是非非。”“雨水充足田中的水车架在树上不停地转动,夕阳西下耕牛稳稳地驮着回家的农人。”这些都是很好的诗句。
何献葵的次子兰庭有《怀兄》诗中写道:“遥远的更漏声声滴响,寒冷的夜晚仍然那么漫长。遥思千里之外的行客,不觉胸中愁上九回肠。清亮的月光下乌鸦在树上跳跃,昏黄的灯火中老鼠从屋梁上坠落。盖着冰凉的棉被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在梦中我又来到了钱塘。”
他在《重到》诗中写道:“再次来到这小巷大门前我没有认错路,昏黄的月光被一丝淡淡的云彩遮掩。我生来就厌恶这一幅湘竹帘的帘影,不能隔开莺啼声却只能隔开盛开的鲜花。”在《放舟》诗中他写道:“低矮的茅草屋稀疏的竹篱笆和一条绿水荡漾在河湾,潺潺泉水欢快地流进山涧中。撑篙的船夫莫怪薄帆扯满,是因为有客人推起船篷喜爱观赏山色。”
他写的其余的好诗句,如:“插放新花如同宴请佳宾,阅读旧书好似遇到故人。”“百岁高龄的人还能有几天这般高兴开怀的日子,一生的知己并不多。”“平荡的烟雾好似一湾积水,遥远的灯火如同孤寂的星星。”写得都很美妙。
春巢在金陵得到了一块端砚,背刻着刘慈的绝句:“一寸的干将名剑削物如切泥,专诸的家门前太阳已偏西。一双操织机轧轧作响的纤手,割遍了端州十里溪的砚台。”诗后面的跋中说:“吴门顾二娘为我制造了这块砚台,我赠给她这首诗。顾二娘的家在当年专诸家的附近。此时是康熙戊戌年秋天。”后来见到了顾竹亭,他说:“顾二娘在制砚台时,能用鞋尖试出石质的好坏,因此人们称她为顾小足'。”
春巢因此填写了一首《一剪梅》:“玉指金莲为何事而操劳,昔日赠砚给刘郎,今日又遇何郎。砚台的墨花中还带有花粉的幽香,是在兰花房中所制,又赠我文房用具。摩挲着这苍然有古色的一片砚石,顾二娘茫不可及,刘郎也茫茫不知踪影。何时能带着它经过吴阊,唤起情郎,凭吊秋娘。”
[笔记] 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述了老友何献葵及家人的故事和诗。
老友何献葵刺史,喜谈诗,而不轻作。
常云:“诗无生趣,如木马泥龙,徒增人厌。”
尝住随园,得“梅子肥时落地轻”七字,卒亦懒于成章也。
其长子春巢工填词,余已载入《诗话》矣。
今年献葵亡,春巢乞余志墓,袖近作见示。
《秦淮感旧》云:“十年不作白门游,忽把孤帆卸石头。闻说旧人都不在,春风愁上十三楼。”
“迢迢一水远通江,郎去潮来妾倚窗。羡煞载郎船上桨,随波来去总双双。”
《千金亭》云:“空亭千古对平波,野渡斜阳犹客过。莫怪无人留一饭,报恩人少受恩多。”
《赠钓叟》云:“萍开风起水生纹,一叶飘然泛夕曛。鱼在绿波竿在手,船头开坐看秋云。”
他如:“湖边客到花先笑,树里僧归路半阴。”
“闲云未必忘舒卷,流水何曾管是非?”
“雨足田车开架树,日斜耕犊稳驮人。”
皆佳句也。
其次子兰庭《怀兄》云:“远漏声声滴,寒宵故故长。遥思千里客,不觉九回肠。月白鸦翻树,灯昏鼠坠梁。布衾频转侧,有梦到钱塘。”
《重到》云:“门巷重来认未差,昏黄月色淡云遮。生憎一幅湘帘影,不隔莺声只隔花。”
《放舟》云:“茅屋疏篱绿水湾,泉声入涧响潺湲。篙师莫怪蒲帆满,有客推篷爱看山。”
其佳句如:“插新花似延佳客,读旧书如遇故人。”
“百岁开怀能几日?一生知己不多人。”
“烟平疑积水,灯远若孤星。”
俱妙。
春巢在金陵得端砚,背有刘慈绝句云:“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
跋云:“吴门顾二娘为制斯砚,赠之以诗。顾家于专诸旧里。时康熙戊戌秋日。”
后晤顾竹亭,云:“顾二娘制砚,能以鞋尖试石之好丑,人故以‘顾小足’称之。”
春巢因调《一剪梅》云:“玉指金莲为底忙?昔赠刘郎,今遇何郎。墨花犹带粉花香,制自兰房,佐我文房。片石摩挲古色苍,顾也茫茫,刘也茫茫。何时携取过吴阊?唤起情郎,吊尔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