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厌恶”

2021-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绿逗

在远古时代,获得收益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但遭遇危险则往往是致命的,你很可能直接死掉。

因此,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和传承,

我们继承了这种对“失去”的厌恶,以及对威胁的高度敏感。

这就导致了,我们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更倾向于采取预防焦点。

另一种惯性是路径依赖。

对大脑来说,根据不同场景采取不同策略,

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会消耗很多资源和空间。

因此,我们更习惯的做法是:

用一套模式去应对不同的场景,只是稍微对它进行微调。

因此,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偏向于分析者。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高度强调“行动”和“收益”的社会。

你因循守旧,那你就会跟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难以脱颖而出。

反过来,你去行动,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虽然很可能遭遇失败,但也因此使得自己有出类拔萃的机会。

所以,我们会觉得什么样的人会有“领导力”,有“领袖气质”呢?

往往不是那些思考问题非常缜密、全面的人,

而是那些具备出众的勇气、魄力和行动力,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的人。

虽然这两者各有优劣,但总的来说,

进取者的上限会更高一些,当然下限也会更低一些。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

进取者整体的生活满意度会幸福感,会比分析者更高一些。

Higgins的一系列研究发现:

当一个进取者取得成功时,他会体验到高强度的快乐;

反之,当他遭遇失败时,他会体验到低强度的痛苦。

而当一个分析者取得成功时,他会体验到低强度的平静;

反之,当他“出错”时,他会体验到高强度的紧张。

也就是说:

一个进取者,他的人生体验是一条虽然偶有波折、但整体向上攀升的曲线。

只要不遭受重大的打击,生活满意度就会越来越高。

他们追求的是“快乐”。

反之,一个分析者,他的人生体验是一条平缓的曲线。

偶尔也会有“脱离正轨”的恐惧,但都能比较快地恢复原状。

他们追求的是“平静”。

并不是说“快乐”一定比“平静”更好,

实际上,最理想的生活,一定是两者兼备的,

这才能构成最完整的生命体验。

但是,如果你过度地倾向于分析者,

那么,适当往进取者的方向去移动一下,也是不错的。

这可以使你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混乱、

不确定的外部世界,增强自己的反脆弱性,

不至于受到“脱离正轨”的冲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