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的力量
(本文为一颗黄豆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人活一世,为谁辛苦为谁忙?三餐一宿是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四件事情中有三件都和嘴巴相关。嘴巴高高上,风光无限。它主管吃饭、说话、唱歌……,既懂生活、又擅交际、还爱艺术,因此也是我们最关爱的对象,常用美食供奉,灵魂加持。
嘴巴有两项基本功能,第一是吃饭、第二是说话。为什么将吃饭排在第一位?因为人可以不说话,譬如哑巴,却不能不吃饭,因为没法活。
在表达情绪方面,没有什么比嘴巴说话更加厉害。用肢体暴力表达愤怒情绪足够剧烈,但是不够全面。旁边的人会问:为什么生气?怎么可以打人?于是,你发现后面的原因和情绪解释还要全靠嘴巴。
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情绪足够高级,但是不够直接,因为它们需要共鸣,没有类似经历和体验的人看不懂、听不明白,也GET不到。直接用嘴巴讲出来多好理解,不用去猜,清楚明白。
看!嘴巴多能干,既可担负能量的输入,又能承载思想的输出。怎么小时候老师还老跟我们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个道理呢?
从前我们为了避免饥饿才吃饭。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吃饭的理由也多起来。有人情绪不太好时要多吃点,有的人情绪太好了要多吃点,有人特别寂寞时要多吃点,大家热闹聚会时谁都劝你多吃点。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嘴巴吃东西成为表达喜乐哀惧的一种方法。遇到不好的事情,你要用食物安慰破碎的心。遇到好事情,你不请大家吃顿好的,你都觉得不好意思。
在吃货盛行的年代,为什么身体日益衰败?因为让嘴巴动起来的想法,远比让身体动起来的观念更加符合时代潮流。这算是病从口入的一个理由。
会说话是一种能力。会讲“哇哇哇”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说话,从妈妈教喊爸爸,爸爸教喊妈妈,到幼儿园看图识字、小学上语文、课外补作文,再到自己购买“讲话的艺术”之类鸡蛋汤浇灌心灵。
学习如何说好话,我们一直在路上。为什么要一直在路上?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会说话。有些话会伤害到别人的玻璃心,有些话会泄露不愿公开的秘密,有些话会终结本来热火朝天的话题,有些话会遭到对方强烈反噬,有些话会让到手的机会不意而飞。这算是祸从口出的一些佐证。
于是我们愧悔,开始自我反思和学习,希望找到更好的表达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人不曾经历过这么说也不对,那么说也不好的困境。
《中国好声音》向洋曾唱过一首我很喜欢的蓝调歌曲,名字叫做《有没有》。在这里我也想问几个有没有:你有没有既不想违背本心,又不敢挑战小团体文化的时候?你有没有头脑空空,却要在会上硬挤出几个想法的时候?你有没有朋友讲得眉飞色舞,自己觉得十分无聊的时候?你有没有特别想用语言打击一下别人的时候?你有没有很想聊一些问题,却找不到合适对象的时候?你有没有下定决心再也不说某类话,下次却脱口而出的时候?
如果有,如果用那些曾经学习的讲话艺术,还没有解决掉上述的内心冲突。请你跟我一起试试闭嘴的力量。
我曾经听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说她打禅七的经历,她还跟我提到有一种修行的法门叫做修闭口禅。听起来挺神密的,其实所谓闭口禅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让自己说一句话,作用在于消解修行者的口业。
这种佛教法门,普通人拿来真的有用吗?我想说,真的有用。因为我正在践行。当你闭上嘴巴的时候,你的心才会打开。不会说话,并非不会造句,而是你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和积极的一面。闭上嘴巴的同时,你就已经开始倾听对方,看到对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不要逼自己去表达,内心才能安定,思路才能整合。诚如中国古话说的:“定能生慧”。有了慧根,不用向外求索,你就知道自己真心想说的话。红尘俗世人要像修行者那样完全不说话是不现实的,但是你可以每次只说一两句话。说得少了,才会重视每句话的质量。重视质量,就会说得慢,说得慢才有时间思考,有时间思考才有机会在意识层面破除潜意识中固化的行为模式。
另一方面,有些话真的不适合跟别人讲,有些想法原本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就像有人热衷于向内的自我探索,有人却鄙视心灵鸡汤。又譬如我写这样的文章,喜欢的人自然愿意来看,不喜欢的人也没有必要抓着别人听。花精力关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现实中还是一件比较另类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主流文化里,承认自己心灵虚弱好像就要和羞愧的标签关联到一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现实中找不到同类,是常态。不在一个频道就不要强求。
好在语言的魅力不只在言谈中,它还可以从书本里来、到文字里去。当你看文章时,可以闭上嘴巴不用谈论自己的问题,于是你有了面对真实内心的力量。
最后,说一说减肥的事情。我自己和众多身边朋友都正在努力的路上,曾经鉴证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这样讲要受到达人的鄙视和群众的怀疑了,但还是打算真实地写下来,如果有一天我成功归来,再写一个减肥的专题)。
在这里,我只想真诚地讲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大家都说减肥“七分靠吃,三分靠动”。但我看到的是,凡减下来者没有一个不节食的,凡保持住者没有一个放开嘴的,凡持续管住嘴者没有一个极端节食的。所以,减肥等于合理节食。这个合理的度就是不会造成身体不适和伤害。
跟运动关系最大的不是体重,而是体质。如果你希望瘦身后有匀称的好线条,那就好好运动加节食。如果你只是希望瘦一点,只要管好嘴巴就行了。如果你只管运动,放任嘴巴,就放弃减肥的想法。
如果你总是想着和食物相关的事情,可能是生活比较无聊,你需要找点一个人也可以打发时间的方法,譬如画画、写作、看电影,这些方法无需等别人有时间、等别人方便,无需很高的成本和娴熟的技巧,它们可以很好地让你专注其中,体验美妙的心流,也可以让你跳出用食物填补内心空虚的陷阱。
所以,当你有空的时候、烦乱的时候、无计可施的时候试试闭上嘴巴,看看会不会让内心更加清明、会不会让头脑更加专注,会不会给你带来神奇的力量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