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

为人父母,不要只关注身和脑,却忽视了心

2020-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雾九

无论孩子想跟你说什么,不管你在做多么重要的事,停下来,认真听他/她说。

                                       ———这是箴言

旁边院子里,住着一个专科学校的教职工,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都有类似的文化元素,而且是几十年比邻而居,所以两个大院的人彼此都或多或少地认识。年前有一天已过午夜时分,正在挑灯夜读,忽然听见原本静寂地院子一阵喧哗吵闹。中年妇女好奇心重,赶紧从窗户往外探视,却不是自家院子,而是隔壁院子。

啥情况呢?寒冬腊月的,深夜的疲倦慵懒,屋里的温暖,手上的书,都让我没办法抛下前去一探究竟。算了,能有啥大不了的,明天小区群里肯定就知道了。

奇怪,第二天,群里鸦雀无声,竟没有人谈起昨晚的事。后来遇到一个包打听的大姐,才知道隔壁院里,有个孩子,都读高中了,晚上跟父母吵了一架,后来等父母睡着了,从7楼一跃而下。孩子平时学习很好,在读的高中也好,起码在外人眼里,是很幸福的一家子。毕竟,现在某种程度上,有个成绩好的孩子,家庭的幸福指数要高很多。真是意外。

当了妈以后,听不得这样的消息,胸口发闷,眼里不觉就涌出泪来。孩子一言不合就轻生,这叫父母往后怎么活呢?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不清楚不敢妄加判断,只是退而思之,在自家孩子的教育上,应该怎么去改正错误,去尽力避免悲剧。

听过很多家长抱怨批判,当前教育子女太功利了,但轮到家长自己头上,都一个赛一个的功利。没办法,人这么多,机会这么少,资源这么少,你不功利,就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没有好的教育背景,孩子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有几个家长有底气敢拍着胸脯说:“我不用逼孩子学,怎么样都有我兜着!”又有多少孩子是不用家长过问,就从小优秀到大的?绝大多数家长,只有逼孩子好好学这一条路。怎么逼?用什么方法?逼到什么程度?谁也没有一把尺子,谁也没有绝对把握。

棍棒教育不可取,油盐不进怎么办?苦口婆心不管用,奖励惩罚行不行?没有家长不想跟孩子推心置腹,在孩子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心心相印、有默契有共识的,但孩子到了十几岁,对父母不理不睬,将父母关在心房外面的,比比皆是。

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父母指责孩子不体谅,双方都怀着一肚子的委屈。还不能沟通,一沟通,轻则吵架,重则抡拳,两败俱伤。

那么多教父母如何做父母的书籍,真正能有启发的却少之又少,能在孩子那里得到支持、实现共鸣的更是奇缺。亚洲父母本来就不善表达,对孩子的爱更多是藏在心理,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青春期的孩子又冲动易怒,躁动不安,要多么细腻的感觉才能探到父母灵魂深处?

面对屡屡发生的悲剧,身为父母,真的值得深思。我想,我们会不会太注重身和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我每天想的最多的问题,大概就是给孩子做什么吃的,让她们营养全面,给孩子买什么书,让他们增长知识,作业完成的好不好,成绩有没有退步,孩子要是生病了,恨不得替她们病,殚精竭虑,深谋远虑,细致入微……谁能说这样的妈妈不合格?这样的家长不全心全意为孩子?可是,有时候孩子想跟我们聊一聊,想让我们陪一陪的时候,我们往往,累了,困了,忙工作,忙家务,忙应酬,忙自己的爱好,忙刷手机,忙追剧,忙得不可开交。过会吧,明天吧,周末吧,假期吧……我们有数不清的借口,拒绝孩子,拒绝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与需求。

本来我家老大很小就独立睡眠了,也不需要我陪,后来添了妹妹,突然又天天要我哄睡了。我本来被老二整的疲惫不堪,烦的要命,所以坚决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来,她也不再要求了。有一次,有个大姐跟我说,孩子想跟你说什么,不管你在做多么重要的事,都要停下来,听她说,要不然,过两年,你想跟她说说话,她也不会理你了。我听了如醍醐灌顶,深刻反思,我认为老大已经大了,不需要人陪了,但我不是她,她需不需要妈妈陪,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于是有一天,我主动说,大宝,等妹妹睡着我去陪你。她很淡漠的说,你想来就来吧。等我过去,关上台灯,把她搂在怀里,我猛然一惊,上次这样陪她是什么时候,那会她还小小的,怎么现在这么大了呢?摸着她的头发,随口讲着胡诌的故事,孩子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洗漱过后,老大扭捏地问:“今天不陪了吗?”我满脸堆笑,说:“陪,每天都陪”。其实并不多耗费多少时间,却难得地有一个机会,母女俩可以亲密拥抱、低声交谈。我知道她所希望的不是表面的陪伴,而是内心对于妈妈的爱的渴望。当看到妈妈把妹妹搂在怀中唱摇篮曲的时候,看到妈妈给妹妹低声讲故事的时候,她害怕这份爱已经离开她了。

看完日剧《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真心觉得,心理健康,心理强大,正常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才是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根基。所以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只关注孩子是否有强健的体魄,智慧的大脑,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前途,也分出一些精力,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有什么渴望,有什么需要,有什么恐惧,有什么需要父母分享或者分担的事情。

不要等他们关上心门,再去想法设法的叩开,那往往是徒劳无功的。希望在他们还敞开心扉的时候,在还没有关紧的时候,走进去吧,真正去感知,去交流,去了解,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沉浸在,之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的幻想中,看不到孩子真实的存在,到他们离家的那一刻,才后悔莫及。

育儿没有坦途,人生也没有,长路漫漫,崎岖坎坷,面对我们最爱的孩子,希望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智慧,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和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