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笔记

2016-05-06  本文已影响53人  小如99

原贴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

简书整理过的

理论篇

误区:

1.要有语言环境, 多跟外国人交流,最好是能出国,不久自然就能会说了。  
2.学习外语要多记多背,也就是说是用记忆学语言。  
3.想纠正发音,一定要专听和模仿纯正的发音,比如BBC或VOA那种。  
4.要学习外语语法,如果语法熟练,说句子就正确了。  
5.要有词一定词汇量,要大量背单词。但背英语单词很难。  
6.以前学的是书面语或过时的英语,和现在口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口语不好。  
7.学外语必须非常刻苦,长时间反复练习。    
“全错!而且不但错,事实正好相反!”

balabala...各种科学实验解释原因,简单归纳下:

中间好大的篇幅,各种论,我看不下去了,过段时间再回头看,先看最重要的实践篇。

实践篇

先听说,不读写

要把"声音"-> "字型" ->"含义" 转变为"声音" ->"含义", 建立英文思维

一般语言学家会把外语学习过程的能力阶段分为四到五个。简单点,我们分四个。
1.早期(Early Stage)或初始理解期(Pre-production/Comprehension Stage)。  
2.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3.增长期(Getting Serious)  
4.高级期(Scaling Everest)

早期

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一时期,有几个严格的要求:  
1. 避免使用中文翻译,充分建立条件反射; 
2. 不要试图说英语,只练听力;(还在沉默期内);  
3. 不要看任何拼写,把拼写的学习完全放弃;(不认识字母又和妨?)  
4. 如果有外教参与,外教可多用肢体语言或用手画图协助这一过程,不要教课;  
5. 不要怕听错,要放松和有信心;    
这一过程结束时,应该达到1000个左右的词汇+短语量。(没问题,这个量大多数人在这期间内都达的到)。
顺便说一句,以前学过一种外语的同学,再尝试这种方法时会出奇的快,而且发现跟以前学的其他语言一点不会混淆。

推荐的工具有:罗塞达石碑(Rosetta Stone)和T. P. 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以及我自己找的English Through Pictures

提高期

经过两三个月的“图象+声音思维”训练,已经掌握了1000个左右的“声音”,它们会在很多英语句子中频繁出现,而且大部分是句子的“骨架”。虽然这时听整句子还不懂,但已经不再是完全莫名其妙的声音了。而且经过了TPR等条件反射式的训练,对很多“声音”的反应速度还是相当好的。这时,我们要开始提高了。
首先明确目标: 
1. 要学会听懂单句子,建立整句的英文思维;  
2. 达到能听懂简单的,可能是慢语速的整段英文;  
3. 在提高期后期开始尝试简单“说”英语,实现简单沟通;  
4. 开始引入阅读材料(不是学习如何阅读);    
另外还有,很小声地说:“要了解一点英文语法。”我们先谈这一点,省得有人激动。再重申一遍:是了解一点英文语法,它的一些语法现象以及与中文的不同点。这是本人对语法知识在整个外语掌握中能容忍的最大限度,还是因为我们中文造成的。

总结:
写的好累,不整理了,才发现简书很多人整理了,但是我看完后还是不知道怎么去操作,实践,最后的想法就是找了自己很感兴趣的模块(电视剧、电影、游记之类)的英语音频看,不看字幕去练习有效输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