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和樱花
仲春四月,樱花如云。风吹花落,可谓落英缤纷。在品目众多的樱花种类中,有樱名曰“杨贵妃”。
杨贵妃樱,落叶乔木,长势强劲。倒挂钟形花瓣,小重瓣,花梗翡翠绿,花萼粉红,花瓣7-10枚,花色桃红,花蕾长须顶部金黄,甚为美观,樱之极品之一。这种樱花是日本樱花的一个重要品种。古人有诗云“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经常用如云似霞来形容樱花,可见樱花是一种大片种植最宜观赏的春花,多数樱花也是百花齐放时最美。而杨贵妃樱的娇美之处在于每一朵小花都十分美丽,如果一株贵妃樱独立于花色浅浅的樱花群中,可能真会让人有“六宫粉黛无颜色”之感。
说到杨贵妃,古代四大美女中“羞花”的这一位,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拿花儿与其相比。最出名的李白《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把杨贵妃比作雍容华贵的国花牡丹;白居易的《长恨歌》则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形容贵妃连哭相都堪比雨打梨花一样美艳。美人比花并不新奇,樱花种类也有数百,为何独有一种以美人命名的贵妃樱?这就要从日本的贵妃樱说起了。
每年四月,日本古都奈良都会迎来樱花的繁盛期。樱开时节,奈良公园里铺天盖地的樱花灿烂缤纷,更有别处看不到的珍稀品种,其中一棵开得美不胜收的樱花就叫杨贵妃。兴福寺内的这株杨贵妃樱旁边还有块木牌,上面写道:杨贵妃樱:过去兴福寺有一名法师叫“玄宗”。玄宗非常喜欢这里的一棵樱花树,他依照唐玄宗皇帝宠爱杨贵妃的故事,管这棵樱树叫“杨贵妃樱”,杨贵妃香魂已逝,这棵樱花树的名字却传了下来。
不过,不知道这个给樱花树起名的和尚“玄宗”,法名和杨贵妃的丈夫李隆基的庙号一样,是巧合还是刻意而为之。不管如何,可以想象这位“玄宗”应该是把这株美丽的樱花当成自己的红粉知己而惺惺相惜吧。
樱花虽然盛于日本,却是始于中国。据史料考证,秦汉时期樱花栽培就已应用到宫苑之中;唐朝时已普遍栽种在私家庭院中。唐朝白居易有诗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删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说的就是诗人从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樱花植于庭院观赏。刘禹锡也曾写诗赞过:“樱桃千叶枝,照耀如雪天。”可以想象,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万国来朝的盛唐时期,樱花也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
当年杨贵妃的名声传到日本后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和追捧,据说很多民间女子期待“美如杨贵妃”。正史中记载,杨贵妃死于马嵬坡,而在现今的日本山口县长门市却有杨贵妃墓,这座墓是一座称为“五轮塔”的石塔,塔面朝西,象征着杨贵妃怀念西方的故里。这个小县城自古以来就有杨贵妃逃难乘舟到达这里的传说。根据传说,杨贵妃在马嵬之变中并没有死,而是获得臣下帮助由“侍女代死”,她则乘坐称为“空舻船”的小舟漂流到日本山口县向津具半岛一处叫“唐渡口”的地方。由于在海上染病,杨贵妃上岸不久便香销玉殒,乡民合力将其埋在这里能够望到大海的地方。其实,五轮塔的建造在日本镰仓时代,比马嵬之变晚了约五六百年。不过,这并不妨碍日本人到这里凭吊杨贵妃。
杨贵妃东渡日本的浪漫故事只是美好的传说而已,在马嵬之变这场政治斗争中,人们更关注了佳人惨死这个动人心弦的政变“副产品”。逃过一死,东渡日本其实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当年太平盛世时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前后也历经十一年,折返五次才到达日本。所以,兵荒马乱之中的弱女子杨贵妃东渡日本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
不管如何,美人逝去一千多年,以美人为名的樱花还在日本各地灼灼绽放。想来日本人热衷于与杨贵妃拉上关系,说明对这名大唐美人的唏嘘故事有很深的感情和历史记忆,也是崇拜憧憬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盛唐文化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