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想法心理

唐敬宗也是个小孩,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

2022-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传统经典学习笔记

唐穆宗驾崩时才30岁,在位也仅仅4年。

唐敬宗李湛(809年7月22日—827年1月9日)是唐穆宗李恒的长子。

唐敬宗824年即位时只有15岁,在位仅仅3年,也就是18岁,就被太监杀害,也是个悲剧人生。

历史上对唐敬宗的评价也比较低,普遍认为是一个沉迷玩乐,不理朝政,任由宦官专权,同时脾气暴躁的昏君。

但我阅读资治通鉴唐纪59,看到好几处对唐敬宗的记录,都显示出唐敬宗是能够听得进劝谏,有错愿意改正的人,也做了不少好事。

但是,我们换位思考,他在位期间,毕竟只有15、16岁的年龄,尽管生在帝王之家,比普通人能够接受更多教育。

但是这种青春年少的年龄段,好玩是天性,因此喜欢嬉戏玩耍,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好的皇帝,除了自身原因外,也跟他的母亲没有严格监管,没有一个比较有威望、人品正直的辅政大臣很有关系。

如果有人引导和教育,我感到唐敬宗是可以塑造的。

例如,

故事一、韦处厚劝唐敬宗少喝酒

翰林学士韦处厚劝阻敬宗游乐饮宴说:“先帝穆宗皇帝由于酒色过度而导致疾病,减损了寿命。

当时,我没有冒死劝阻,是考虑到陛下已经十五岁,长大成人了。

现在,陛下的儿子才一岁,我怎么敢怕死而不规劝呢!

敬宗被他的忠心所感动,于是,赏赐韦处厚锦彩一百匹,银器四件。

故事二、释放抓捕太监的县令崔发

县令崔发有一次听到门外有喧嚣嘈杂的声音,就问是怎么回事,有人答称:“是五坊使的人殴打百姓。”

崔发大怒,命将此人抓进来,拉到庭院中间。

这时,天已黑暗,过了很久,方才询问,得知是出使的宦官。

敬宗知道后大怒,下令把崔发逮捕,押在御史台监狱。

敬宗大赦天下的当天,崔发与即将赦免的罪犯都立在丹凤楼下的金鸡旁,等待赦罪回家。

忽然,有几十个宦官冲过来,手拿棍棒照着崔发劈头盖脑就打,崔发被打得满面流血,牙齿折断,顿时不醒人事,宦官这才离去。

过了一会儿崔发苏醒,这时又有宦官跑来要打,御史台的官吏用席子遮挡,崔发才幸免再次被打。

于是敬宗下令,把崔发重新押进御史台监狱,其余罪犯释放。

给事中李渤上言说:“县令不应当随便拉扯宦官,但宦官也不应当随便殴打御史台监狱的囚犯,两方面的罪责是一样的。不过,县令所犯罪责是在陛下大赦以前,而宦官所犯罪责是在大赦以后。宦官横行霸道,已经达到目无朝廷诏令的程度。如果不及时予以制裁,我担心各地藩镇得知这件事后,就会萌发轻视朝廷的念头。”

谏议大夫张仲方上言,大略说:“陛下大赦,大恩大德遍布天下,但却不能实行于您的御驾前,恩济遍及于昆虫,惟独遗漏了崔发。”

其余谏官也都纷纷上奏,敬宗一概不听

。戊子(十四日),宰相李逢吉等人语气和缓地对敬宗说:“崔发随意拉扯宦官,确实是对陛下的不尊重。但他的母亲是原宰相韦贯之的姐姐,年纪已近八十岁了。自从崔发被押进监狱后,她日夜忧虑思念,已经得了疾病。现在,陛下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所以,对于崔发母亲的情况,应当予以怜悯。”

敬宗于是哀怜地说:“近来谏官上奏,只说崔发冤枉,却从来不说他对朕不尊重,也不曾说他有老母在家。按照你所说的情况,朕怎能不赦免崔发的罪责呢!”

随即下令宦官传达诏令,释免崔发的罪行,送他回家,并慰劳他的老母亲。

故事三、听从劝告,放弃去东都游玩

唐敬宗一直想到东都洛阳去巡行,宰相和百官很多人都劝阻他,敬宗一概不听,决心一定要去,并已下令度支员和外郎卢贞前往巡察,修建洛阳的宫阙和长安到洛阳途中的行宫。

裴度不慌不忙地对敬宗说:“国家设置东、西两都,本来就是为了皇上能够巡行。

但是,自从安史之乱以来,这件事实际上已经废除。

现在,洛阳的宫阙、禁军的营垒和朝廷的各部门办公的用房都已荒废。

陛下如果一定要去巡行,应当首先命令有关部门花一段时间,慢慢加以修补,然后再走。”

敬宗说:“从来上言劝阻我的人,都众口一辞,说不应去洛阳巡行。按照你这样所说,我真的不去倒也可以。”

这时,恰好幽州节度使朱克融和成德节度使王庭凑二人,请求本道出兵士和工匠帮助朝廷修补洛阳的宫阙。

三月丁亥(二十日),敬宗下敕,鉴于修补洛阳的宫阙烦扰很多,宣布停罢,召卢贞回京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