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很短 来日方长
节日很短 来日方长
徐敏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收获的季节迎来了第33个教师节。又是一年教师节,又一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心中少了几分窃喜,多了几分沉思。
教师节来了,领导来了,表彰来了,问题也来了……同上几年班,同教几节课,先进怎么评?评给哪些人?这门既高深又艺术的学问,总让几家欢喜几家愁。教育部门僧多粥少,想要雨露均沾只是梦想,争来斗去只是徒增烦恼。心底无私天地宽,将名利之心看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味的事,找到更广阔的天地。境界不一般的你回头再看时,被评上先进或没有被评上先进又能代表什么呢?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和家长的口碑。

要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口碑,需要倾心付出。无数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谱春秋。他们用满头的青丝换来一代代学生的成功;用满腹的知识浇灌着一代代学生的心田;用嘴角的微笑点亮了一代代学生心中的火烛……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没有跟上来,于是家长问,为什同一个老师教,学生会有差异。我想网上传的一个比喻比较贴切:老师以4G的速度讲,学霸以Wifi的速度听,学神以3G的速度记,有的学生以2G的速度瞅,有的学生听着听着掉线了,还有个别孩子压根就没开数据连接 !教师被“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神圣的光环笼罩,家长对教师的期待变得神化,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应该斗得过“大哥”、劝得回“逃兵”、治得了“金刚”、拆得散“情侣”。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父望子成龙,师望徒出重。”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教的学生出类拔萃,但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教书育人是一门良心职业,文星中学易老师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常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是我的。”是啊,当我们进行角色互换,换位思考的时候,相信老师和家长都会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宽容。


教师节不仅仅是“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校长”的节日,更是全体教师的节日。节日很短,但来日方长。我们除了轰轰烈烈的过节日,更应该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我们同端一个饭碗,同处一所校园。老同事多提携,新同事多学习,优秀经验多分享,做到心中有他人,眼中有集体。若在不公平的争斗后面打造出所谓的名师,你如何以平常心教育学生公平公正?如何引导学生走向高尚?师者,人类灵魂工程师也。大可不必为了争优秀生源尔虞我诈,争师资力量明争暗斗,拼升学率争先恐后……殊不知这些名利纷争放在浩瀚的人生和历史中,根本不值一提。教师何苦为难教师!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个梦想且只河南教师顾少强有。可是能在35岁潇洒辞去城市教书的稳定工作者只有她一人。因为家无五斗米,因为心有挂念,因为手无技艺……这些顾虑让我们至今仍是杏坛人。在我们瞻前顾后、畏这畏那的时候,她早已潇洒前行,这两年听说她先后去了云南、重庆、成都、杭州、大连、洛阳等地。最后幸福地在成都安家,开一客栈,忙时挣钱养家,闲时周游各地。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幸运和无缘无故,你羡慕的那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放弃,不抛弃。她听从心灵的召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的初心还在吗?在宁静的日子里,教书、育人、爱自己。不正是我们的初心吗?当今社会,有学历的人多,有情怀的人少。教书升学率固然重要,育人更重要。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自身就是一道旗帜,一面镜子。爱惜自我,修炼自我,方能“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岁月这般静好,若能去桃源虚度几日,便胜过嘉奖无数!我们晨听松涛暮听钟鸣,一边煮水泡茶一边看夕阳西下,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
回首来路,在教坛拼搏十余载,有收获也有遗憾。人只有在经历中才能成长,在痛苦中才能蜕变。变得骨子里有正气,灵魂中有香气。方不愧为“灵魂工程师”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