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读书笔记(二十一)故事的悬念与伏笔
我们人类的世界,因为好奇而去探索。又因为探索,让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这是人类的本能。
写作故事和小说,作者可能要考虑一个问题:怎样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自己的作品。
因此,吊着读者好奇心的方法,作者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牵住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愿意跟着悬念读完作品。
本书《创意写作》所说的悬念,它涉及四个关键词:“人物”、“命运”、“情节”、“发展”。一部文学作品中,这四个关键词所引导的部分,也是读者阅读作品时,体现出最为关心的部分。
其一,人物之间爆发冲突时,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读者关心人物的生死存亡。
其二,当人物面临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带来不同结果的时候,读者关心人物接下来的选择。
其三,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喜爱与厌恶、憎恨时,读者关心人物会怎么做。
其四,情节的发展走向,能够引发读者的猜测,读者会关心自己是否猜对了。
——《创意写作》
我们作为读者,平时阅读小说故事时,不妨可以感受一下:自己在小说故事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迫切关心的又是什么。然后,对照以上四条,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感受。
了解读者阅读心理后,作者写小说故事时,便能投读者所好,设置相应悬念。
那么,如何在作品中设置悬念呢?
第一, 大悬念与小悬念。
小悬念是指单一的悬念,它在故事发展进程中局部随时可能出现的紧张状况。小悬念的设置方法有:从标题入手、从开头入手和以悬念收尾。
大悬念是指一环套一环的多重悬念交织在一起,它是故事的主要冲突焦点,贯穿全文,像连环套一般,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逐一解开。众悬念环环相套,又息息相关。
第二,期望式悬念与突发式悬念。
本书《创意写作》对两者概念定义如下:
期望式悬念是在读者对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有所预感的时候发生的期待。
突发式悬念是在读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情节突然发生重大转折,由此给读者带来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期待。——《创意写作》
我们了解不同悬念设置,产生不同的效应。本书《创意写作》列举出六种悬念设置法。
第一,时间悬念法:加入时间限制,人物在“不可能的时间”完成可能的任务。
第二,秘密悬念法:加入“秘密”元素,使用秘密制造神秘氛围,给人物的行为、心理披上一层面纱。
第三,巧合悬念法:加入“巧合”元素,使用巧合改变人物关系,制造人物之间的误会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四,人物身份悬念法:加入人物身份,使用人物身份制造冲突,包括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
第五,危险悬念法:加入“危险”元素,给人物的处境烧一把“危险之火”。
第六,未知悬念法:加入“未知”元素,将一切已知推向未知。
除了直接设置悬念外,作者还可以进行伏笔。
伏笔,即谋篇布局的一种方式。
作者在写作品时,可以设置哪些伏笔?本书《创意写作》告诉我们如下:
(1)身份伏笔: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前世身份伏笔,今生只能以“泪尽而逝”的悲剧告终。
(2)情节伏笔:比如《红楼梦》从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到后来与王熙凤及女儿巧姐的因缘。
(3)环境伏笔:即指某个特殊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可以进行伏笔,为后面故事的发生提供“天时地利”的帮助。
(4)闲话伏笔: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实际上隐藏玄机,为后文埋下伏笔。
(5)真假伏笔:文中多处设置伏笔,有真伏笔和假伏笔。作者会用假伏笔迷惑读者,但真正起作用的却是真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