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上古四个侏儒族谁尺寸最小,为何矮人一族便多能工巧匠?
关于小人国的记载,在《山海经》中不乏记载,而彼此之间亦有所区别,实际上从古至今,历代都有关于身材矮小之人的传说故事。那么《山海经》中所记的四个侏儒族都有什么特征,会不会是基因变异导致的侏儒症患者?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周饶国与焦侥国
《山海经》中记载有一种名为灭蒙鸟的怪鸟,而在这个怪鸟栖息地的东边,就是周饶国。这个国家的人身材非常短小,有多小?
郭璞说他们长三尺,也就是90厘米左右。但是别看他们身材短小,但是却和常人一样的穿衣戴帽,知书达理,说明这里应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周饶国正如名言所说:“上帝给他们关了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身材短小的他们日常居住于洞穴之中,却生性极为聪明,善于制造各种精巧的器物,并且还会耕田种地。这就与西方神话的矮人一族有点相似。
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山海经·海外南经》
郭璞注:“其人长三尺,穴居,能为机巧,有五谷也。”
除了《海外南经》中所记载的“周饶国”外,在《大荒南经》中也有一类小人与之极为类似,名为“焦侥国”,按照袁珂的说法,周饶和焦侥应该都是侏儒的声转,而侏儒即身材短小之人。
焦侥国《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这里记载的“焦侥之国”与“周饶国”的确有相同之处,但是“焦侥国”的小人比“周饶国”要小,只有一尺六寸,差不多53厘米。
而且这里的小人却是“几姓”,而且还只吃优质的五谷,看样子要比“焦侥之国”的小人生活条件好得多。
《法苑珠林》卷八引《外国图》说:“焦侥国人长尺六寸,迎风则偃,背风则伏,眉目俱足,但野宿。”
(二)靖人和菌人
当然,在《山海经》还有一处也提到“小人国的”是在《大荒东经》之中:
“有小人国,名 靖人 。” 郝懿行笺疏:“《说文》云:‘靖,细貌。’盖细小之义,故小人名靖人也。”——《山海经·大荒东经》
那么,靖人与之前的“周饶国”和“焦侥国”的小人相比,谁更小呢?实际上,靖人小的多,他们大概只有九寸大小,也就是30厘米,只有“周饶国”和“焦侥国”小人三分之一大(三尺90厘米)。
《列子·汤问篇》云:“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诤、靖相通
除了“靖人”之外,在《山海经》中还有一种小人,名叫“菌人”,记载于《大荒南经》中:“有小人名曰菌人”,单从名称上看,菌人似乎要比靖人还要小一些,而且性质上有所不同。
靖人说起菌人,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的故事。也就是说,这种菌人极有可能属于植物修炼成精的一类,比如肉芝。
唐敖追肉芝《抱朴子》载:行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肉芝也。
不仅有肉芝,实际上大家最熟悉的人参果,也可能属于菌人一类。
在《述异记》中:“大食王国之西海中,树上生小人,长六七寸,见人皆笑,动其手足,摘下一枝,小儿便死。”袁珂认为,这或许就是《西游记》中五庄观所谓“人参果”的原型。
人参果总结一下,在《山海经》一书中,一共出现了:“周饶国”、“焦侥国”、“靖人”和“菌人”四个小人族。其中,“周饶国”与“焦侥国”是由“侏儒”转音,而“靖人”与“菌人”则读音相近。
但即便是四个小人族之间,也有大小之分,应该是:周饶>焦侥>靖人>菌人。
至于为何神话故事中的矮人一族都住在洞穴中,且善于打造器具?这在北欧神话中极为典型,实际上可能与环境因素相关。北欧寒冷,多山,多森林平原,“矮人”可能是对当时居住在洞穴里、山体间、浅层地表溶洞的人类部落的泛指。
北欧矮人族同时由于岩浆是由地下涌现的,古人会以为是矮人拥有引岩浆进而锻造兵器的能力,这点即便是现代人也难做到,也许只是为了取暖和依赖天然的房屋或者躲避灾难也说不定,而长期住在地底洞穴的人与住在平原上的人外貌自然会有差异,被认为异类也不足为怪。
地下洞穴当然,如今现实生活中也依旧存在这种“小人”族群,他们虽然身材矮小,却依旧心向阳光。
考古山海经欢迎关注,山海经文集持续连载中……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文/李公子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