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get一个新技能心理

如何面对枯燥的工作,把无聊变得有趣?

2018-04-12  本文已影响21人  睛窗
image.png

每一天,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抗一个叫“无聊”的终极敌人。

我们工作、学习,听音乐、上网、打游戏,刷掉APP上的每一个红点。张大妈说,只要我的广场舞步足够快,我就可以把寂寞甩在身后,孤独永远追不上我。地铁上的年青人说,只要我的手机还有电,我就可以把无聊甩在身后,空虚感永远追不上我。

在电子产品荧光闪烁的刺激下,人们越来越难以安静下来,也越来越倾向于逃避那些看似“单调”的日常,然而这种逃避只是频繁的饮鸩止渴,并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难题。让每一个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无聊”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静下心来甘于无聊呢?

一、无聊的产生原因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无聊呢?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一是外部的刺激;二是自身的调节能力。

无聊感与个体的注意力密切相关,注意力涣散会引起无聊。此外,情绪对无聊感的产生也有影响,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就会深陷在“无聊”的深渊中。

现代人越来越依赖网络,依赖那些高强度高频率的愉快刺激。刷朋友圈、打游戏、逛淘宝并没有真的给我们带来快乐,反而会在事后产生一些无聊和空虚的感觉。过度的刺激我们的感官和大脑,会让他们变得麻木,没法感受到生活中细微的美好。

此外,人生苦短,似乎永远都无法到达永恒彼岸,人们习惯性地通过逃避来遗忘无聊,和自己终会一死的现实。

二、更正自己的信念体系

无聊,是我们觉得此刻过得毫无意义的一种反应。它是一种应急机制,促使你去寻找意义。
然而,我们对事物的一切判断出于我们本身的信念体系,这是一个极为主观的因素。认为一件事情无聊,可能出于对它的丰富内涵的不了解,或者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烦躁。只有从认知的层面着手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常常对事务感到无聊的态度。
比如说,当一个人觉得做家务无聊的时候,他一定有着根深蒂固的信念,那就是”做家务是没有意义的事“,”做家务是庸人、妇女的事“,“我应该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如果我做了家务,那么我就没有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了,那就是浪费时间。”等等。
但是,这些背后的信念真的是宇宙真理吗?未必,它只是社会、家庭、环境为我们塑造出来的信念体系。如果仔细推敲,那么它的每一条都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如果你想让房间更整洁,为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常常忍不住逃避“无聊”的家务,你可以检视一下自己的信念体系,看看其中是否藏着大量的“僵尸”信念。然后,与这些信念进行辩论,看看到底谁更有道理、更能给自己带来改变和幸福。你可以把辩论内容写在纸上,然后把更正后的信念整理、打印出来,反复阅读。

三、浮着还是沉下去?

从最简单的维度来讲,无聊就是某个东西不能引起人的兴趣,或者说大多数东西都不能引起这个人的兴趣,没有挑战性、没有新鲜感、重复劳动等等。

比如,总是开同样无聊的会议,总是走同样破烂的街道,总是和同一个人相对无言。

无聊时的时候,我们仿佛是被被困在一滩死水这中,我们漂浮于肮脏的水面上,犹如水上的汽泡一般受水波的牵引。而人类的大脑渴望的却是多巴胺,是挑战性、新鲜感。

两相对比,人们时常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边因为无聊而痛苦的走神,一边向往着更为精彩刺激的活动,从而无法进入当下,也无法真正做好手头的工作。

学会应对无聊,就是学会如何能在想象中恶臭的”死水“里游泳,游出那片绝望的水域,最终游向快乐、游向大海、游向自由的感觉。

有两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面对痛苦,进入当下。

当一个人感到无聊的时候,他多半是已经沉浸在自己脑海的世界里了,而一个被困在思维里的人是看不到外界丰富的可能性的。

假设当时你内心形成了”做这件事好无聊啊,好想去做别的,太浪费时间了,太难受了“这样一个情感冲动,并且这一想法在你的脑海中反复播放,音量逐渐增强。

那么,首先你要知道,这时你是无法改变这些情绪和想法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这些感受、想法呆在一起,陪伴他们一起度过难关。

这时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反复体验”转身逃跑“的冲动,也许会心跳加快、呼吸紧张,甚至浑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但是,你不会真的倒下,此时你要把注意力完全地放在身体和心灵上,保持对内心和身体状态的觉察,不需要去控制自己的呼吸和紧张的感受,或是希望能够快速的改变它们的应激状态。

这一过程可能很难,可能异常艰辛,但它对你人生的意义是重大的。重点就是,觉察,耐心,不控制,不改变,陪伴。全然的觉察,全然的放任,全然的信赖。

事实上,在紧张的时候,人们会选择性地关闭自己的感官,回想一下,无聊的时候你留意外界的声音了吗,注意观察外界的变化了吗?

打破无聊感,还需要能够重启自己的感官系统,用心地感受外界。当紧张平息后,你可以继续慢慢的感受呼吸、感受声音、感受触觉……当感受然后你带着这个觉察,继续做你认为”无聊“,甚至痛苦的事。

与无聊感天人交战后,尝试着把这一过程中自己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累积成功的经验。

此外,练习冥想是一个学会与无聊和平共处的有效方法。在冥想的过程中,你可以观察自己的思维,并且学着一边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边重新与身体建立链接,一旦与身体链接稳固了,那么整个鲜活的世界也将随之打开。

获取"成就感"是避免无聊出现的强力手段。

无论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只有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才会有成就感。如果能够想办法把无趣的事情做到极致,那么它就会变得趣起来。

具体的办法就是,当情绪稳定下来之后,选择”主动“的去做事,成为这件事的主人,而不是一个被强迫的奴隶。这是我的时间,这是我选择要做的事,我充分相信自己需要做这件事,这件是对我来说是有意义和值得的。

因此,我可以更努力的去做这件事,比如,给自己设定一个略有难度的目标,或者给自己预设一个完成的奖励,或者,将这个任务分拆成更小的”任务清单“,每完成一个步骤就为自己加油鼓劲。

战胜无聊的方法千千万万,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真的愿意与无聊和解,甚至和他做朋友,与他商议对策。而不是转身就逃,或是慢吞吞地磨洋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