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觉醒,企业雄起
看到华为实操纪实,感受最真切的就是他们都是在玩实际的,从来不受什么既成事实的“规则”所羁绊。
作为行伍出身的企业老总,每一个组合拳都极具战斗力。华为的运作战术是刚性的,但内部的韧性却是一种文化和信仰在发力。从谋篇到布局,任正非的运筹帷幄也是一门实战艺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6402/4da1091bee2e9f3c.jpg)
今天要说的就是关于企业的前端管理,压实一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企业的疲软在于基层乏力
不管是营销还是生产,所有企业运营的实现都在一线体现出来,谁重视基层发展,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谁看似高瞻远瞩,立足高层却从不深入一线实事求是,谁就会跌的最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摸底很重要。
如果销售终端和车间生产存在了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个企业早晚会被拖死,而这种死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温水煮青蛙”。这种安乐死看似波澜不惊,却很有市场,大部分企业都在“享受”,但他们又不承认自己的既定状态,他们更习惯于称自己的情况为“发展瓶颈”。
什么是“瓶颈”?都被问题卡脖子了,都要断气了,还不知死在眼前,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更危险的是,作为企业一把手竟然不承认自己的企业存在的危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6402/24ab54f3e437bf83.jpg)
因为远涉江湖,“天高皇帝远”,形成管理真空,基层管理好糊弄
中小企业的管理高层往往很少亲临一线,注意,我说的是“高层”。反而很少像规模企业那样重视一线的基层建设,这就是管理差距。
中小企业经常被称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似是褒义的,其实是一种十足的讽刺。这不就是一个花架子吗?追求高大上,但也就是个形式,功能匹配吗?效能达标吗?结果最能说明问题。
焦点在哪里,企业的战果就会在哪里绽放。你把重心放在高层享受,自饮自乐,那么企业早晚就会被玩死。企业的最大损失,就在于战略误导,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领导不感冒,管理人员最会搞形式。你糊弄,我比你还会糊弄。你喜欢唱高调,我就给你戴高帽。你说前景广阔,我就说形势大好。你不来看实际情况,我就自行其是一个劲装相。最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得罪,一派祥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6402/9ac983a966c59aa1.jpg)
企业亟需“三驾马车”彻底发力
说出来很简单的问题所在,但却是困扰企业突破的长期老大难。
市场问题,产品定位,本身发力像一个金箍牢牢把企业套住了。路子不走,也不现实,走,又实在是累。
思路决定出路,但头疼的就是这思路,思路再清晰,但推行和实现起来是难之又难!
思路和执行的角逐是一座山,不是折戟沉沙,就是半途而废,能够顺利实现预期的很少。最后都归于执行力差。
成绩是自己的,问题是他人的。这也是企业运作过程的通病,执行力差,很少有人反思“差”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6402/0cc03fed52429189.jpg)
基层管理、作业标准、薪酬绩效,我们称之为企业一线的三驾马车。
管理牵扯定位,标准关乎流程,绩效考虑奖罚,搞不清这样,就理不顺关系,打不通战略通路。
只有把企业终端的“铁三角”运用好了,才能集中发力。
营销也是这样,把经营权下沉销售一线,让业务有话语权,有对市场灵敏度的掌控权,并能对应市场灵活决策,我们的销售才有活力和爆发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6402/38b9525e94ec146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