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阁候选推文想法散文

《无声告白》:过了青春,仍旧迷茫

2023-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颍淮清流

我应该算是一个没有叛逆期的少年。

小学二年级那年,我就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都去了外地打工。爷爷脾气暴躁,奶奶温和。看着他们在我小学时就已经花白的头发,我又有什么可叛逆的呢?

三年级,醉醺醺的爷爷问我带有小数点的乘法。我不会,委屈地解释还没有学到。爷爷并不罢休,指着我说:“真笨!”近二十年之后,我仍旧清晰地记得我躲进厕所委屈地哭了。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学习。

努力总会有回报的,我开始在班里名列前茅。我成为了邻里长辈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他们教育自己子女的正面教材。

可是到高二时,我不想上了。中考我考得很好,进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尖子,都是尖子,我无法忍受自己不再名列前茅,我也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一个中午,我从学校逃了。十几公里的距离,我没有坐车,我一步一步地走着,内心里起着誓:如果我选择错了,就让我让车撞死。

那时,铁路还没有封,行人还可以走在上面。看着铁轨,我想到了海子,同时也想着父母该怎么办?父母会不会怪罪到爷爷奶奶头上…一边走,一边哭,看着砖窑旁边的湖,内心里想着:还是把自己淹死吧。

是我终究缺乏勇气,苟活到现在。《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便没有如此幸运,她决绝地将自己沉入湖底。一个鲜活生命的凋零,她的家人开始反思与追忆,故事由此展开。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一位华裔二代。詹姆斯一直试图融入美国这个大熔炉,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朋友,让自己显得平常一些。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态,是一位一直都渴望与众不同的美国女生,梦想是突破女性以家庭为主的观念。她渴望成为一名医生,同男生一样平等地受人爱戴。最终,曾经的雄心壮志却被爱情打败。她被詹姆斯所吸引,放弃了梦想,嫁作人妇,归于平淡。

詹姆斯败于种族。

玛丽态败于社会约定成俗的观念。

他们并不甘心。他们有了子女,血脉在此延续,他们更希望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在子女身上成真。于是,他们选中了莉迪亚,对她倾注了其他孩子看来更多的不公平的爱。

就这样,父亲希望莉迪亚成为一位拥有很多朋友的交际花;母亲希望莉迪亚成为一名医生。

被倾注过多关注的莉迪亚,背负太多期待的莉迪亚,她迷茫了。她的父母都在告诉她应该追求什么,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她却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了。

现实的残酷,更是摧残着她。她的学习成绩不如母亲所愿的那样优秀,自己也不是父亲所愿的那样合群。在父母的关注、期盼下,她更加怀疑起人生的意义,更加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于是,她沉入湖底,让自己不再存在。

书中的一句话狠狠地击中了我的心: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从另一方面说,我是没有莉迪亚幸运的。或许我不应该这么说,毕竟我始终还活着。不过网上不是也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吗:有的人20岁已经死了,只是80岁才埋。那一年,我还是没有拗过我的父母,我在家里待了两周,还是灰头土脸参加了那场更加惨败的期末考试。

这算是我最为叛逆的一次,我从学校逃课,虽然仍旧没有逃脱重返校园的命运。那时节的农村,以自家孩子考上大学为荣耀。我毕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我终究是畏惧人言。

一年后,我的高考成绩刚过二本线三分。父母很开心,尽管我并不满意这个成绩。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一时间慌了神,我不知道该选哪所学校,不知道该学什么专业。

他们只让我好好学习,我算是取得了最终的成果,可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人生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至少我不用别人来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这是莉迪亚的同学杰克,与莉迪亚不同的是他的人生清醒、不迷茫。正如杰克所看来的那样,莉迪亚是很可悲的,因为她要别人来告诉她活着应该追求什么?而不是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而我更加可悲,因为别人从未告诉我以什么作为一生的追求。别人告诉我的,只有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他们所看的,也只有成绩单和是否有一份体贴的工作。

我曾被自己的一个念头吓到,我羡慕那些天生残疾的人,他们多了一份追求自己人生的理由。我也曾想过:如果自己也是残疾人多好!可能这样,我就有勇气,我就有理由摆脱所有人的期盼,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也许好,也许更差。病痛的症结在于我并知道我一生所追寻的梦想是什么?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小时候听话、很乖的小孩和小时候总是压抑自己适应别人期待的孩子更容易迷茫,他们在一次次的顺从中迷失了自己,从而丢掉了自己。我就是这种孩子吧,小时候“听话”“很乖”诸如此类的赞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毁掉了我。

我现在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稳定,但我总是会产生不想要人生就此定格的想法。我浑浑噩噩地过着,没有人再会来指导我。我那最高学历只有初中的父母,也只会叮嘱我好好和同事相处、认真工作。他们不会知道,我平静的工作下酝酿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我很羡慕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那是我所没有的梦。

时至今日,行文至此,我想大言不惭地说一句:我们今天的教育好像是走进了一个误区,觉得还是过于功利,父母和老师都在盯着我们的成绩。当然唯分数,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可比这更重要的,他们或许应该也要教育引导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渴求的东西,帮我们找到可以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