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任务式教学,尴尬的尝试?

2020-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方文武

沈祖芸老师在其2020年《全球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过设计学习任务,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任务设计,沈老师还提出了实现闭环的六个法则:即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半径开始;具有适度的挑战性;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解决方案;创造各种各样合作的可能性;学习成果作品化;高度承载学习目标。她认为,长期在这种学习任务的培养下,就能够回到教育的本质:唤醒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成为自己。

我不禁有一些担心,这样的做法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分析所谓“任务式教学”可能面临的挑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增加了工作量,吃力不讨好,考试成绩无法保障。

为了设计一个好的任务,教师需要做大量基础性工作。一要保证学生有兴趣,让学生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做;二要保证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就需要有意识地嵌入相关知识点;三要根据不同学生小组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引导;四是设计的任务需要不断更新,互联网极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但对教师却不是一个好消息,所有的教学任务不得不持续更新迭代,否则学生就可能直接提交网上找到的答案。

任务式教学,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新生事物,还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一方面,家长也没有经历过,缺乏相应的经验积累,容易造成家长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对于当前的升学体系来说,任务式教学究竟能够发挥多大作用,特别是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是个新生课题,即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又能够提升考试成绩,确保学生能够进入更高级学府深造,需要实践检验。

如果不能够提升考试成绩,最终会沦落为轰轰烈烈走过场,扎扎实实走形式,出现教师很辛苦、家长不满意、学生空欢喜的局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抄作业的可能性急剧增加,旱涝不均现象明显,家长的工作量急剧增加。

事实上,各大高校早就开始任务式教学尝试,一般叫做课程作业。形式上,通常会分成若干小组,成员自由选择或者指定。实际效果来看,各小组往往只有一到两个人发挥作用,其他成员都纯属挂名。

再从目前学校普遍尝试的制作小报作品等实践性活动来看,大多数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甚至是深度参与。

比如很多小学要求制作成长报告PPT,并且孩子必须在班级公开讲述。理论上这是非常好的活动,锻炼孩子公开表达、总结提炼等全面能力,但事实上都是家长代劳,真正锻炼的也许只剩下公开表达的能力了。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这么点的孩子哪会干这个啊,最终还不是家长来干。

所以,任务式教学,看起来很美,最终是否会成为一次尴尬的尝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