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无常的15封信

给死亡的一封信

2019-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辉林与高效能慢生活

如果要给“无常”系列一个结尾,自然最后一封信留给死亡。正如早年看过一本书:《相约星期二》,德高望重的教授在弥留之际,每周与自己的学生聊一堂关于人生的课,最后一节是葬礼。

年轻时对古希腊文化充满向往,而苏格拉底之死无疑是一幕难忘的伟大场景。怎样一种思想境界,能让人欣然赴死?

同时期中国的庄子也不分伯仲,当妻子去世,竟然敲起盆子唱起歌,庆祝她回归自然。

蝼蚁尚且偷生,怕死乃人之常情。牛人李开复,患癌后也感叹世事无常。无常,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意味着无法掌控的无力感,是悲剧;对于造物主而言,譬如在海边玩沙堡的小孩,充满了创造的快乐。

当约伯苦苦追问上帝:为何义人受难?老子隔空淡淡回了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活法》的作者日本百岁老人感言:我现在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因为我还在探索生命无限可能性的乐趣。

死亡,不一定是悲凉的。

它是结束,也是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