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唱古文|古代开学是啥样?看看就知道了!

2018-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熊猫唱古文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你知道古代学生上学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孩子几岁能入学?新生入学有开学典礼吗?挂科了能补考吗?没钱上学有“希望小学”吗?小编这就给你一一解惑。

Q1:古代小学何时开学?

农闲时间搞教育,南北朝时期“春夏务农冬入学”。

古代的入学时间与学期的长短,各个朝代并不一样,也与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差别较大。

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切围绕农事展开,小学教育亦然。入学时间,除“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

在汉代,这三个入学时间很流行。据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具体入学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从中可以看出,汉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这也是中国古代教学的一大特点。

三种开学时间,以“八月暑退”与现代开学时间最接近。如果是春季开学,一般在“正月望后”,即正月十五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学时间相对统一,“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一个名叫李铉的神童,当年便是冬天上学。

后来,冬季入学成为古代乡村小学较为普遍的选择,但具体时间与汉代有所不同,农历十月份开学。宋陆游《冬日郊居》一诗中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即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开学日期的选择,与学期的长短相关。古代的学期与现代完全不一样,短者三个月,长者一年。冬学多“三月制”,相对较短,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如果是“八月制”和“十二月制”,一般都是春季入学,八月制一般“上元入学”,“八月终解馆”;十二月制一般“正月望后启学”,“岁暮罢馆”。

 Q2:古代入学年龄有啥要求?

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流行大龄入学。

现代一般规定孩子六七岁入学,古代晚于现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其中,为一些现代家长所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8岁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都是8岁入学。

《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时代是8岁入学。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是13岁入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是15岁入学。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对入学年龄并无明确统一的规定,只要在8至15岁之间,都可读小学。一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大龄入学”传统都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

相对来说,唐代孩子入学年龄与现代差不多,要比之前和之后的朝代提前1至2岁,即6岁、7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他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至于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时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所谓“圣童”即现代所说的神童。

在古代,甚至20岁读小学都是正常的。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古代还有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

 Q3:古代有“开学典礼”吗?

有,第一课即是“正衣冠”。

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通常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Q4:古代小学怎么考试?

大小考试不断,清代允许“补考”。

古代小学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急就章》、《千字文》都曾是小学课本。每学期的课程和教学进度,依学生的年龄和入学的早晚而定。

据《宋会要·崇儒》,宋代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

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情况,也靠考试,俗话说“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还真有这情况。如在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多种。

具体考试日期,各个朝代、乃至各个学校都不同。

如元代的上元县(今天南京市内)便对小学考试时间作出具体规定。据《庙学典礼·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上元小学的考试日期,固定安排在每月的初三、十六两天。而且,考试相当严格,出题和监考要分两班人。

明代又有不同,明代理学家沈鲤称,“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但不同的教育家,对考试的要求并不相同。儒学家刘宗周便主张,“三六九会课,以二题为率”。

到清代,小学考试更形成了制度,依讲课和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公课、月课一月考一次,朔望课半月一考,季课一年考四次。另有会课的多次考,义学的抽考等等。如果重要考试考砸了,还允许“补试”。

古代考试成绩评定方式较丰富,有“十分制”、“打钩制”、“评语制”等,但无现代流行的“百分制”。以“打钩制”来说,优秀的打○,一般的打△,差的打×。

Q5:古代小学分“快慢班”吗?

宋代学生分三等,“13岁上大学”不稀奇,教育不公现象严重。

古代没有“中学”这一级学校,是把现代的中学与小学联在一起的,小学一般是“七年制”或“八年制”,长的“十年制”,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即小学读完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深造。所以,“13岁上大学”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

与现代将学生分“快慢班”一样,古代不少时候也存在这种情况。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立三舍法,在国子监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入学后皆分在外舍,考试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实际上,这种快慢班有点一、二、三年级的味道,升不了的“留级”。

“三舍法”后来还被推广到地方,一度成为当时全国小学教学的管理模式。设“快慢班”,对小学生进行分等,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三舍法”遭到反对,并没存在多久。

虽然说可以“小升大”,但并非每个小学生都能上大学的,对于乡村小学生则根本不可能。即便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官吏子弟也有名额限制,如宋代,便控制“升学率”,《宋史·选举志三》记载,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曾推出面向宗室学生的“宗子试法”,规定“十取其五”,即升学率50%。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教育不公”现象很严重,在宋代以后,解决教育不公受到重视。到元明清三代,中国古代的小学教育走向兴盛,特别是元代,大力推广乡村小学,要求“遍立学校”,五十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农村孩子受教育机会大增。

明清时期,由地方官府或慈善人士开办的义学(义塾),得到进一步发展。义学是免费的,面向穷苦人家孩子的“上学难”问题,这可视为古代的“希望小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