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帮助青少年了解嫉妒,化解嫉妒心理

2021-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知码客

“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问题中,尤其要关注孩子的嫉妒情绪,因为它非常普遍,并且拥有嫉妒情绪的孩子通常认为这是不光彩的,所以会隐藏起来,转入潜意识之中。一部分孩子可以把它内化为中性的情绪,对自己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也有另一部分孩子会出于嫉妒,伤人伤己,给自己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各种各样的攀比,别人有什么,为什么不开车来接我,我看人家有个什么很好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实现了可能说是攀比,如果实现不了剩下的就只有慢慢形成嫉妒心理。因为向他人,尤其是陌生人承认自己“卑劣”的情绪是需要勇气的

嫉妒基于内心的竞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这种情绪呢?

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嫉妒人人都有,不要觉得自己有了嫉妒的情绪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因为它太普遍了。只要生活在有人的社会环境中,就会有内心的竞争感,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嫉妒。有两种情况我们不会产生嫉妒,一种是我们远远比不上那个人,一种是那人远远比不上我们。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处于人群的中游的,所以嫉妒仍然是普遍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处在中游却不嫉妒他人呢?原因可能是他隐藏得好,我们认为他没有嫉妒,其实他有;另一种原因可能是他懂得人生的限度,类似于“得道高僧”,看破了一切,所以嫉妒这种情绪在他心里不会产生。

嫉妒是中性的

嫉妒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同时它又是中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几乎人人都有嫉妒心,却不是人人都因为嫉妒干出不好事情的原因。那么嫉妒是如何发酵,一步步诱导人产生不好的想法、做不好的事情的呢?

当一个人出现了,我们嫉妒他,他身上一定有我们想要的东西,于是人产生了嫉妒的情绪。比如想要的,如果这样东西我们经过努力仍然很难得到,那么这种嫉妒情绪就会翻倍,可能是十倍,可能更多;当我们不可得而别人得到了的时候,嫉妒情绪就会成百倍的滋生。

当孩子明确地知道“嫉妒”这种中性情绪是如何在他们的心理变成负性情绪的时候,他们就更能科学、客观地应对这种情绪了

化解嫉妒情绪

如何化解孩子的嫉妒情绪呢?生活中不可能让孩子去做“得道高僧”,这是不切实际的。在让孩子明白嫉妒的产生和性质之后,下面的方法可以供家长参考。

第一,培养孩子精神上的满足感。嫉妒的产生和性质告诉人们,有的东西别人有,我们没有,所以我们会有嫉妒。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有些东西是我们有而别人没有的。比如在我们嫉妒别人的美貌时,别人可能在嫉妒我们的身高;我们在嫉妒别人的学习成绩时,别人可能在嫉妒我们的良好人际关系……孩子应该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精神上的满足感。当“嫉妒”出现的时候,一个精神上自给自足的人是不会轻易掉入情绪的“泥沼”的。

第二,把中性的嫉妒情绪变成正性。既然嫉妒是中性的,那么它就有可能变成负性和正性。知道了如何把它转化为正性,自然也就减少了它变成负性的可能。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途径就好了。

嫉妒之所以会发酵成负面的情绪,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孩子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很难得到他人有的东西,家长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好。当孩子为此开始“努力”的时候,嫉妒就由中性转向正性了。

话好说但不好做,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家长都很难保持本心。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先对着镜子看看自己是否称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