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善意应该就是理解吧

2019-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凛冬还有暖阳

      大一的时候有个学姐跟我说“去做什么兼职啊”。

      我出生在农村,对于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我只能用艰苦来形容。艰苦到什么程度呢,说成是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为过吧。打我记事起,应该是6岁的时候,因为我6岁就去上了一年级,当时要7岁才能上小学,妈妈谎报了我的年龄,学前教育也只上了半学期的学前班,那个时候还不叫幼儿园。我上小学过后父亲母亲就出远门务工了。父亲有5个弟兄,当时的情况就是整个大家子有8个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一碗水端不平是常有的事,我到8岁了还在尿床,我记得有一次我尿床爷爷很生气就一个劲的凶我,我很怕就跑出去躲着,躲了很久都没有人来找我,后来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去的。

      关于那个时候的上学条件,我每天五点半就要起来,拿着个小口袋,里面有哥哥姐姐起来炒好的饭边走边吃,然后走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路到学校,到了学校还得把自己带的饭盒拿去把米洗干净,放到蒸饭的地方,至于为什么起那么早,因为越早到学校就越能把饭盒放到蒸笼底层,这样饭就更容易熟,放在下面的饭盒也不容易被人拿走,所以做饭什么的都是那个时候最起码的生存技能,中午放学去拿饭,吃什么菜呢,很普遍的菜就是腌菜,要不就是辣椒面,偶尔遇到有办酒席的就会有肉吃,一到中午,整个学校就弥漫着一股腌菜味,而且,腌菜也算是美味了。还有上学的零花钱,到我2年级才有零花钱这个概念吧,在那之前从来没有过每天有固定的零花钱可以用,当时班上一些有钱的人就会让你跑腿去给他买什么小零食,然后就会分给你一点,这种机会都是抢着来要不就是你跟他关系好一点才有的,校门口那些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小玩具我哪有抵抗它们的能力,也常常趁着人多浑水摸鱼才解了解馋,后来有了零花钱过后,每天5毛钱,要不就是拿2毛钱早上买两根辣条要不就是留着当做过后买一包白象方便面,边走边吃一直吃到家,回家过后里面剩余的一些调料还要用水冲一下喝掉才舍得把袋子扔掉。很多时候1毛钱一个的大刀肉都要四五个人一起分。至于穿的,在我的印象中我好像真的没有买过什么新衣服,都是某个哥哥的衣服穿不下了就给我,鞋子就是那个时候很流行的3537,现在应该没有这种鞋子了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年爸爸妈妈回来我去接他们,他们都会看着我好久才认得出来,因为他们不怎么敢相信面前这个又黑又瘦还穿着个像裙子一样棉衣的小孩子就是他们的儿子,对了,还带着一个破帽子,跟个小乞丐一样,也只有那段时间我才能吃得好一点过得好一点。

      我3年级的时候就被接到了父母务工的地方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当我6年级回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比同龄人甚至比我大的人都高出了一个头。直到上初中上高中我家里的条件也没有很好,也不敢大手大脚买什么东西,这也算是养成了比较节俭的习惯吧,慢慢长大过后就越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希望自己能为家里做点什么,仅凭一个月给的生活费是完全不够开销的。所以去兼职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因为我很清楚一但每个月少了那一部分经济来源我会面临什么问题。

        这个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一点我坚信不疑,只是我更清楚,那个公平仅仅是针对站在同一高度的人而言的。开头那个学姐钢琴10级,几万的相机说买就买,所以我觉得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一点不意外,去做兼职的时候,会有人抱怨这家店待遇不好,说不做了,我也同样明白我能选择的只有继续做下去要不就是等着当个穷小子,所以,口头嘴瘾过过就行了,谁还敢真的说不干。之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去实习的时候被当成廉价劳动力值不值,其实在我看来与其说说值不值倒不如说你有没有说值不值的资本(文章作者也是这个观点)。

        写到这就差不多结束了,其实我只是这层群众里的普普通通的一个,比我艰苦的人也还大有人在,所以,平时看到有人为了省钱早餐只吃一个馒头,打饭从不吃肉的时候我真的很能理解这种心情,就好像我放假舍不得花钱出远门一样。我们不知道的太多了,如何给周围的朋友一些温暖,我想,多理解一下便行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