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笔记2

2023-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四喜没丸子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奴隶伊索所著,故名《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艺术上善用 拟人或者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比预恰当,具有浓厚的民进文学色彩。(农夫和蛇,龟兔赛跑,驮盐的驴,用凶狠狡猾的动物 形象象征强权者为非作歹,专横残暴)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古希腊散文 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文学样式,而是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著名的历史著作 有“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 《伯尼奔尼撒战争史》和色诺芬《长征记》。在雅典民主制条件下,许多政治家/哲学家都是著名的演说家。如苏格拉底和狄摩西尼。

在文艺理论方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杰出的代表。

——柏拉图出身雅典贵族,是雅典奴隶主贵族派的思想家,在政治上反对民主制,提倡贵族政治。哲学上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唯物论,创立“理念论”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始祖。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即“模仿的模仿”,文艺是不真实的。

由此他认为文艺是有害的,会培养人性中低劣东西,另外他强调文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他的“灵感说”(或“迷狂说”)对后来浪漫主义文学乃至现代主义文学都有影响。他一生撰写了40多篇哲学对话。其中著名的有《理想国》《裴德若篇》《伊安篇》《会饮篇》。

——亚里士多德 是柏拉图的弟子古希腊学术集大成者,代表作《诗学》。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模仿说,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现实。但他认为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而不是柏拉图说的是理念的摹本,因而文艺是真实的。由此,他又肯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他的理论为西方文艺理论中现实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至前2世纪中叶,这是古希腊奴隶制衰亡时期,亦称此次“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希腊沦为马其顿帝国属地。随着马其顿帝国向埃及、波斯、印度等地的扩张,古希腊文化扩散,东西方文化出现交汇之势。但在希腊本土,古希腊文学已处于衰落局面。此时的文学创作基本在宫廷和贵族上层,作品大多追求形式、讲究辞藻,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年的人物类型。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其喜剧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他的创作对罗马的戏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改编,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田园诗又称牧歌,主要作家是忒奥克里斯托,他的诗以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生活为主,意境优美,风格自然,质朴清新,对后世田园诗有巨大影响。

公元前146年,罗马人打败马其顿。从而宣告希腊化时期的结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